第91章 借荀攸嘴讲洛阳(2/2)
言下之意:何皇后居然误以为汉帝要立次子,实是因长子身亡!
汉帝还能如何呢——汉帝怜惜起何皇后之余,只得真的派出使者,前往渤海郡一趟……
听至此处,刘辩看着荀攸,总结道:“荀先生之意,本王理解了!荀先生是说有两波人马,会来渤海郡,而其中一支是你们”
“没错!”荀攸叹了叹气,“幸好我们运气不错,抢先一步,提前告知殿下!
殿下,攸也不想瞒你!老实说,若让洛阳使者来渤海郡,殿下需得小心,小心再小心!何皇后让攸向殿下转达一句话:莫要忘记公子扶苏是如何死的!
另外,攸觉得何皇后说得颇有道理!”
心头一惊,刘辩意识到汉帝想害自个儿……好罢,他总觉得这不大可能,遂道:“荀先生的提醒,本王记下了。”
定定地观察刘辩的神色,荀攸摇头道:“殿下,你大约没放在心上罢”
“咦”他挑了挑眉,“此话何解”
“殿下!”荀攸流露出几分不满,“你是汉室皇长子,未来的太子、陛下,怎能大意,一点也不谨慎当今天子若不加害殿下倒也罢了,真要加害,殿下就不打算反抗吗!”
这……
他满头黑线:说得太严重了罢——这不是没遇到嘛
他相信汉帝再排斥、讨厌他,也不会想要害死他。
倒是董太后,汉帝的生母,一心想立刘协为太子,若要害他,倒是合情合理。
总之,不能大意就对了!
定了定神,刘辩道:“敢问先生,如何反抗”
荀攸怔了一怔,大约没料到眼前的殿下竟然会信,还认真地请教如何反抗……荀攸心情甚是微妙,不由地大笑起来,笑道:
“攸有一计,不知殿下愿听否”
“先生请说!”他赶紧地摆好坐姿,竖耳聆听。
“事实上,此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荀攸轻扣案几,“我们并不清楚陛下派遣的使者是否对殿下有所威胁……殿下若是硬气到底,那么对方无论说甚么,殿下都要不听从!
再者,殿下若不眷念帝位,大可受伤致残!一旦殿下残了,还用担心甚么太子之位吗——当然了,受伤致残太严重了,想必殿下也演不下去罢那不如殿下就装病罢
最后,殿下实力若强,干脆派人诛杀使者,一了百了!只要使者见不到殿下,殿下不就安全了
如此,殿下想选哪一条法子”
刘辩:“……”
好像没有一条法子好用啊
刘辩囧了。
摆了摆手,他说:“我挺好奇第一条……诸位,请放心,洛阳使者来的话,无论提甚么要求,只要不利于本王,本王通通拒绝!”
两眼一亮,荀攸颇为欣赏地看着刘辩,越觉陛下所言……偏颇太大。
“对了!洛阳使者何时会来”转了转眼珠子,他有点想利用洛阳使者了。
张了张口,荀攸还未出声,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激动的对话:
“你是赵云赵将军!”
“刘舍人谬赞了!子龙仍是白身,不曾从军。”
“常言说,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子龙将军你太谦虚了。”
……
这!
刘辩风中凌乱:是赵云、刘备、关羽和张飞罢!
没想到,千防万防,仍是让刘、关、张提前结识了赵云——
刘备应该不会招揽赵云才对罢!
恰巧,刘辩一时和荀攸也没甚么话可聊了,便道:“何先,外面出了甚么事儿”
何先道:“傍晚了,大家来汇报进度了。”
“可有曹主薄吗”
“有!”
那可太好了!两眼弯弯,连他自身都不曾理会到一丝恶作剧……“将大伙儿都带来!带到屋里。”
就这样,刘辩的书房热闹极了。
这头,刘备含笑,双眼亮晶晶地望着赵云,一副与赵云投机话多的模样,直与赵云一见如故,谈天说地聊着,真令刘辩他好奇刘备是怎样和赵云攀上交情的。
那头,乍地瞅见荀攸和赵云,袁绍和袁术疑似知晓荀攸和赵云的身份,其态度竟是冷淡的。至于何越,则坦然自若,不算上心,而曹操……
曹操竟是上上下下地望着荀攸,眼里爆出一团精光,竟对荀攸颇为欣赏!
就见曹操朝荀攸深深地鞠个躬儿。
在场之人都挺淡定,唯有刘辩满头黑线,实在不晓得该怎么吐槽这如修罗般的场景:首先,在原有的历史上,赵云的确归属刘备,且自身骁勇善战;其次,荀攸乃是曹操麾下的谋士之首,其智商谋略数一数二……
这两个人,若无刘辩他的插入,或许会踏上原来的历史洪流,奈何刘辩来了,这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合该改一改了——
谁知,改得相当彻底:刘备和曹操都被他刘辩收为王叔和小弟了,赵云和荀攸或许不会和刘备、曹操有所交集……可惜也只是「或许」!
现实是:实践证明,赵云和荀攸绕个大大圈儿,即便不再效忠刘备和曹操了,竟仍与刘备、曹操相互欣赏!这这这……这让刘辩感慨万千。
反正刘辩挺满意这种结果。
惬意地,刘辩暂且不想听任务汇报进度,难得地聆听起两方人才在互吹!
可惜刘辩他注定得不到休息:只才眯了眯眼,就见何先收到一名士兵的来报。尔后,何先走来,对他附耳道:
“殿下,送给张燕的通知文书已经快马加鞭地抵达了!张燕说明天卯时会来。”
卯时
天都未亮,来个啥啊
他郁闷了。
嘴上嫌弃,刘辩身体却诚实道:“荀先生,明早卯时,张燕会来!到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