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宋歌行 > 第134章 四人论道

第134章 四人论道(2/2)

目录
好书推荐: 四合院之刘光福有点坏免费阅读 小欢喜之少年情怀免费阅读 我在东京做美食的日常免费阅读 万界蛊尊免费阅读 精灵宝可梦:丰缘怒涛免费阅读 我,霍格沃茨二周目免费阅读 诸天轮回对决免费阅读 师傅你相信爱情吗?吐车上两百!免费阅读 修仙:我的开枝散叶系统免费阅读 不好意思,在下略胜一筹免费阅读

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能插得上嘴,这一谈就到了晚上,三人吃过晚饭后,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小章、老张,咱们这位殿下才学之高,让人敬佩呀!”

路上苏轼感慨的说道,立马被章惇嫌弃道:“子瞻放肆,小章是你能叫的吗,咱两谁大呀”

苏轼哈哈大笑:“我叫子厚兄,两位都应我,这不是殿下为了区分两位兄长起的新叫法吗”

“可你比我小两岁。”

章惇不放弃,可苏轼嘿嘿一笑道:“殿下也比你小两岁呀!”

顿时章惇被噎的无话可说,苏轼今年二十岁,跟赵昉同龄,章惇二十二岁,张载最大三十五岁。

无奈的章惇只好哼哼道:“也不知殿下从哪看出来你是大胡子的,不过这苏大胡子好听极了。”

二十岁的苏轼自然没有大胡子,只有淡青色的一圈绒毛,不以为意的挑眉道:“殿下目光如炬,我这下巴你看,不是一小撮,而是一大片呢。”

宋人男子必须蓄须,所谓三十无须不成相,至于后世有人说父在不留须的,不知道是哪个民族的风俗,反正汉族是没有的。

要知道古代只有太监才没有胡须,宋朝甚至太监都以能长出胡须为荣,最典型的是童贯。

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成语最能说明问题,古人是鄙视没胡子的男人的。

“哎对了,子厚大兄何时讲学,弟要去听听。”

苏轼没再逗章惇,转向望着张载道。

章惇一听这话也附和道:“是极!殿下说兄日后必是一代儒宗,小弟一定不能错过。”

章惇是个很骄傲的人,不然历史上也不会放弃官职去重考,晚饭时赵昉点评他们三人。

说张载日后是儒宗,苏轼日后是文豪,章惇日后是宰执大臣,必能造福天下百姓。

这话章惇爱听,可还是有些不服气,儒宗啊,这才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他章惇虽然理想是匡济天下,可他也是读书人呀,而且还是自负才学不比任何人差的读书人。

赵昉这点评,等于说三人中他的才学最差,比不上张载和苏轼,他哪里肯服气呢。

要不是这位太子爷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能啐他一脸。

……

两天后张载开始讲学易经,历史上发生的事没有缺席,程颐来到现场听讲,张载让贤告诉大家程颐对易学造诣更深。

这让程家兄弟名声大振,此时的二程名气没有张载大,却被张载推崇,可见一代儒宗的心胸果然不是大部分人比的上的。

张载是二程兄弟的表叔,但不等于表叔就要让表侄,多少父子还不相让呢,只能说明张载的心胸的确宽广。

数日之后,赵昉再次邀请三人过府,一点不隐晦的开口问道:“三位贤兄想过任官之事吗我想问问你们,是愿意留在京中还是外任州县”

三人都不是三鼎甲,按照正常的程序是外放,但赵昉要是要留下来,朝中大臣也不会反对。

毕竟六部之中也需要新鲜血液注入,而且这三人中张载和苏轼早就名声在外,考的成绩不理想不等于他们才学不够。

目录
新书推荐: 魔王在异界搞文娱免费阅读 我太想重生了免费阅读 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免费阅读 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免费阅读 我真没想下围棋啊!免费阅读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免费阅读 华娱从男模开始免费阅读 流窜诸天的恶势力免费阅读 系统很抽象,还好我也是免费阅读 元始法则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