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伟大的作品(有彩)(2/2)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摇摇头,觉得天才已经难以描述陈平生了。
哪怕是他这个外行人,也清楚这种成熟的理论出现对于现在摄影界到底意味着什么,可陈平生这位20多岁的年轻人,竟然如此轻松的就将其撰写,并拍出了对应的案例样张。
是的,改拓文觉得这本影集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告诉大家摄影要如何表达的教科书。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这本影集的出版了。
“平生,我会尽快商量好出版事宜,你这本影集一定要交给我出版!”改拓文语气有些恳求。
作为一个编辑,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看着手中出版的书成为畅销书,或是成为某个经典书籍的主编。
改拓文敏锐的察觉到了《决定性瞬间》无穷的潜力,他相信未来摄影界,将会人手一本影集。
因为里面的某些话,不亚于行业圣经。
而那些构图方式也将成为人们争先恐后的模仿对象。
抱着这样的念头,改拓文来到了陈平生的电脑前,跟着他的翻动看向照片。
不再通过投影,而是通过电脑屏幕。
因为这部影集的颜色,投影是无法全部展现出来,哪怕是屏幕都有些欠缺,只有真正洗出来,才能一睹风采。
整整半个多小时,两个人就在屏幕前,一页一页的翻动着。
这本影集的排版完全没有《鸦》那般讲究,也没有《透视博物馆》那么连贯统一。照片主要是以几个场景作为划分的。
有街景、建筑、郊区、车站等不同的背景。
里面的照片也五八门,什么人都有,从穿着精英的人士到普通大众,无一不包。但改拓文却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这部作品的核心含义。
就像序言里说的那样,这部作品其实就是在教摄影师如何运用自己的眼睛,找到生活里的那些几何图形,并将其在合适的时间拍摄下来成为一张“决定性瞬间”。
甚至改拓文自己看完后都有些跃跃欲试,感觉自己似乎找到了摄影的窍门。
而当这个想法出现在他脑海中时,改拓文一愣,喃喃自语道:“应该不会吧。”
“怎么了”陈平生纳闷的问道。
改拓文转过头,神情复杂的说道:“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什么”
“如果有一个普通人看完这部作品后,他会不会对摄影提起兴趣呢”
改拓文说出这句话时,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会的,绝对会的。
因为那些对摄影感兴趣的人,最难以抗拒的,就是这种看似清晰简单的,门槛极低的“摄影窍门”。
这就是大部分人的弱点,无法更改的人性弱点。
陈平生这本《决定性瞬间》就像是一本艺术摄影的教程,他通过序言阐明了这个词的含义和意义。
又通过大量的照片把构图的方式教给了大家。
一旦看完作品,读者会很自然的产生想要学以致用的念头,然后他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拍摄确实容易出片。
容易出被身边人乃至普罗大众都认可的照片。
而这必然会引起摄影的风潮改变。
因为这就像是武林里的基础功法,你可以不用,但伱不能不学,否则真用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功力比别人少了一点。
当改拓文认识到这点后,眼神有些复杂的看向陈平生。
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否清楚自己这部作品的价值。
放在古代,这将是开宗立派、著书立言的大事!
而现在,这部作品竟然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放在了自己的眼前。
那自己还有什么理由错过它呢
就在这时,陈平生翻到了最后一张。照片里拍摄的,是两栋楼中间的间隔,那是一条深邃细长的巷子。在画面中心靠下的部分,也就是路边的阶梯上,坐着一位年轻人。
他穿着毛衣,双脚岔开,双手抱着膝盖,似乎是非常失落的状态。
而对面,一只猫也坐在地上,抬着头看着他。
一人一猫就这样对视着。
改拓文被这张照片漫溢出来的孤独感击中了心脏,那是一种与同类无话说,只能说与异类的孤寂之感。
就像《鸦》最后的老头。
陈平生再一次选择用如此孤独的照片来对影集总结,让改拓文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陈平生一直坚守的某种创作理念吧。
艺术,本就孤独。
下一更1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