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五十一章(2/2)
“如今老亲王开口就是这样颠倒黑白,必然也是和夫人说好的!”
“他们先前联手,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罢了。”顾菀轻声笑着安慰琉璃:“如今事情捅到了皇上和太后面前,他们也就不会再联合起来了,反而要大难临头各自飞,尽量推诿掉自己身上的责任,装着无辜才好呢。”
说完这话,顾菀就细细地给琉璃分析起来:
老亲王说与她顾菀情投意合,必定是带了顾萱假冒的书信来充当证据。而太后也必然是不会相信,她顾菀定会为自己辩解。老亲王就等着太后让人彻查下去,查清楚那些书信究竟是不是顾菀亲笔。
若查出来是顾菀亲笔,老亲王定然指责顾菀居心叵测,蓄意勾.引一位亲王和一位皇子,并说整个镇国公府居心不良,随后又做出大度模样,愿意看着那些情谊迎娶顾菀为侧妃,既往不咎。
若查出来那些信是镇国公府旁人伪造,只假借了顾菀的名字,老亲王则会义愤填膺地指镇国公府诸人蛇鼠一窝,故意来坑骗他这个亲王,请求太后和皇上做主。
总归在老亲王嘴中,他就是个被欺骗感情的受害者,所有的错都是因为镇国公府罢了。
而镇国公得知自己竟然被卷进了这样的滔天大罪之中,肯定会去逼问蓝氏事情的前因后果。知晓事情真相后,镇国公想着的,也一定是将镇国公府归到受害者的形象之中。
面对宫中的询问,镇国公应当会说一切皆是老亲王荒.淫好.色,看中他女儿的美貌,想要求娶不成,就派人掳走,意图强占。
要是那信件的问题过不去,镇国公就会选择将写信的顾萱推出来,说一切皆由这个女儿而起,愿意将顾萱交由老亲王处理,并将顾萱逐出族谱,不再是镇国公府的人,以此来彻底撇清镇国公府。
“所以说,这一回国公爷和夫人应当是会帮着小姐您的。”琉璃听完就松了一口气,须臾后又担忧道:“可是,万一他们说的,和小姐对不上……”
顾菀轻轻抿了抿唇:“这就是我当初,将琥珀留在府中的缘故。”
“镇国公一定会去问琥珀的。届时,他便知道该怎样做了。”
琉璃点了点头,旋即又想起了什么:“那到最后……岂不是夫人和大小姐依旧是安然无恙”她们两个才是始作俑者呀!
“蓝氏和顾莲,一个是镇国公府的夫人,一个是镇国公府的嫡女。为着镇国公府的颜面和将来的名声,镇国公必定会死保二人。”顾菀眉眼冷淡,神色中并不见气馁:“今日这一趟,最主要的,是针对老亲王,顺带离间镇国公与蓝氏。”
至于蓝氏和顾莲,等她成婚后再行慢慢打算,并不着急。
“那小姐,咱们要不要现在去太后娘娘那边看一看”琉璃眼中又涌上几分担心:“小姐虽然已经有了对策,可也要听着老亲王是如何说的,防止他胡言乱语才是。”
“我只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受害者罢了,不论是镇国公府的算计,还是老亲王的觊.觎,我都一概不知的。”顾菀安抚似地一笑:“既然如此,咱们就和平常一样,该做什么便做什么罢。”
寿康宫正殿。
按照后宫惯例,每日应当由皇后带着诸位后妃,到寿康宫给太后请安,进行晨昏定省。太后被请安了十余年,就有些厌烦妃嫔们带来的纷杂脂粉香气,和每天固定的吵嘴使绊子——她是喜欢热闹,但喜欢的是儿孙环绕膝下的天伦之乐,可不是这样让人头大的热闹。
于是乎,太后三年前就和皇上说了,往后每月初一十五来请安就是了,其他时间不必烦扰。
这日晨起,太后是带着一点期待,准备享用早膳的。
因李嬷嬷同她说了,顾二小姐或许要服侍她用膳。
上回她被晚辈服侍用膳,还是锦安刚来寿康宫的时候呢。后来锦安越来越皮实,这机会也就一点点少了下来。
还没等传膳,外头李公公就进来行礼:“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回宫来给您请安,亲王殿下也随着皇后娘娘来了,说……也是给您请安。”
太后听到前半句时,情绪尚可:这个儿媳也算懂事,昨日她和皇上提了一句,皇后就自觉地回来了,还来给她请安,可见也不是那样糊涂的人。
可等听到最后,太后就深深地拧起了眉毛,保养得宜的光滑额头上出现记到皱纹:“老亲王也来了”
她一向看见老亲王那馋色十足的模样就感到恶心,早膳前见了他,还有胃口吃早膳么!
但皇上很爱重老亲王,如今老亲王又是随着皇后来的。
太后自己再怎么讨厌老亲王,也不好伸手打儿子儿媳的脸。
于是,太后一边让李公公带着皇后和老亲王在正殿中稍等,一边让李嬷嬷传小厨房速速呈上几份玲珑早点,好垫一垫肚子。
等到太后垫完肚子出来,接受皇后与老亲王的请安,这一过程中到算是顺畅。
正当太后准备与两人闲话几句,再说一说皇后昨日匆匆出宫的急躁不对之处,就可以端茶送客时,老亲王忽地起身,手呈几分书信,请太后作主。
接着,老亲王便说他和镇国公府二小姐互通书信、互诉情愫已经有三月有余,原先已是说定了,等八月去镇国公府提亲。不想那肃王竟然是横刀夺爱,抢先请太后赐婚。
老亲王的话语还未曾说完,太后的手上的一盏茶水已经是落在了地上,发出一声脆响。
“亲王不得胡言!”太后一向对皇亲们都是和善模样,现今却蹙起眉头,亮起眼睛,一副不怒自威的庄严模样:“肃王是皇帝的亲儿子,顾二小姐是哀家为肃王定下的未来王妃!亲王你平日里糊涂度日也就罢了,岂能信口雌黄,攀污你的小辈!”
太后是一向知道老亲王沉溺美.色,可没想到竟是将目光放到了顾菀身上,当真是不知羞耻!偏生这样的人握着丹书铁券,又对她的儿子有救命之恩,仗着这两样在京城中肆意妄为。即便她身为太后,也不大能约束,毕竟按着辈数算,老亲王还比她要大上一辈。
“亲王今日是糊涂了。哀家就当没听见亲王这话,亲王往后也不必再提——等会儿哀家让李公公领着亲王去掖庭,亲王看看有没有顺眼的宫女,叫她们去亲王府伺候着。”太后生生地压住胸口的怒气,面色有些难看地给老亲王递上甜枣。
心里对老亲王是百般的不信:若说顾菀在肃王与老亲王中选择和老亲王两情相悦,那她这个太后即刻就喝毒酒自尽!
一边一直是笑吟吟的李皇后不急不慢地开口道:“昨日臣妾听老亲王说时,当真是声泪俱下,不是说谎的模样,也是怕母后受了小人的蒙骗,所以才带着亲王来见母后的。”
“臣妾听闻,如今那顾二小姐就在母后宫中,母后何不将她给传唤过来,问一问那顾二小姐”
在听到老亲王说,永福公主的丑事有镇国公府的原因在里头,李皇后几乎要气疯过去,恨不得拿上一根火把,将整个镇国公府点燃。
一向护短的李皇后更是在心中为自己的独女而委屈:她捧在手心上的宝贝女儿,不过是贪图玩乐些,且也是驸马冷淡的缘故,竟要被自己的父皇关在公主府中禁足!都怪镇国公府拿起子小贱.人!
老亲王亦是扬起下巴,附和李皇后的话:“皇后说得甚是有理……太后娘娘若是不信,只管叫顾小姐出来与本王对质,一切皆可知晓。”
他心中很是自信:一个小姑娘家家,虽几次侥幸在他手中逃脱,也会些迷惑人的本事。但在太后皇后面前,只他用话语稍设陷阱,美人就会被锁住了。
幸好太后手边没有第二盏茶,否则此刻就要去地上陪着第一盏茶了。
太后是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气到仰倒。
她原以为皇后与她是一条心,可以合力将这明显闹事的老亲王给压下去。
谁想到李皇后胳膊肘往外拐,不客气地反抽了太后一个“耳光”。
李嬷嬷赶紧上前轻轻扶住太后的胳膊,小声道:“太后娘娘息怒……咱们不能将顾二小姐传召来。”
顾二小姐到底年纪轻,对上这种事情,对面又都是皇亲国戚,要是面皮薄、慌张之下说错了什么话,那就不可挽回了。
正殿内的气氛一时陷入冷凝。
便在这时,门口传来几分响动。
殿内诸人抬首望去,便见一张玫瑰般娇艳的俏面儿,有些懵懂地望着殿内,似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奴婢忘记通知顾二小姐,让她不必来服侍太后娘娘用膳了。”李嬷嬷极低声地向太后请罪,面色一时间有些苍白。
太后的面色亦是不大好看。
皇后快了太后一步开口:“这便是顾二小姐了罢,既然都到了这边,也来请个安罢。”
她的目光落在顾菀身上,有几分歹毒的恶意:生得这样娇媚,瞧着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小蹄子模样!
顾菀的目光微微扫过殿内场景,就明白了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老亲王说与她相互情深,皇后在一旁推波助澜,而太后必然是不相信的,正在抵挡李皇后与亲王的两面夹击。
见她到来,李皇后神色莫名不快,老亲王则是显出几分垂涎欲滴的凶狠。惟有太后,望向她的眼神中有关切与担忧,更有几分催促离开的急切。
“臣女给太后娘娘请安,给皇后娘娘请安,千岁千岁千千岁。”顾菀神色平静地进来行礼请安,惟有眉尖处和眼角处,能看出几分不经事的胆怯。
老亲王见此,心中就更多了几分把握。
正想着,他就见顾菀纤袅的身形转向他,柳枝般柔软的细腰一动,在微微的停顿后,向他行礼道:“臣女见过亲王殿下。”
顾菀的面上,没有老亲王所想的嫌恶,也没有预料之中的恐惧,有的……是一种和气无辜的笑容,似乎从未见过老亲王狗模狗样、令人恶心的那一面,如今行礼,只是在见未来夫婿家的长辈。
莫名地,老亲王的手心生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