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以民为本《求推荐票! 求收藏!》(1/2)
第30章 以民为本《求推荐票! 求收藏!》
此番话语一经说出,公子汤自己都感觉很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对政令的理解,竟然会有这么的深刻。
在来薛国之前,公子汤一直认为,国家制定各项政策,大部分用途就是为了约束治下子民的言行举止,强制他们甘愿为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服务。
通过政策的约束,贵族们更加彻底的盘剥、压榨民众的剩余钱粮,当然也有一定的鼓励作用,毕竟什么事情都不能做的太绝对。
围三缺一,留取仅有的一丝仁慈,可以让大部分人默认这种生存方式,逐渐地麻木他们的心灵,让人们心中滋生出能过且过的想法,慢慢地磨灭掉他们心灵深处想要反抗的决心。
各方国所制定的政令,十有八九都是以贵族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留取少许的缺口来关心民生。
与其说是关心民生,倒不如说是给治下的子民留下一条狭窄的活路,让他们能够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有了希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大众,会在麻木心灵的驱使下甘心情愿的付出所有。
如此一来,贵族们就能够更加残忍的抽剥、吸食人民身上的血肉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很多时候,所谓的仁政,无非就是稍微有些慈悲之心的掌权者,稍微降低了搜刮的力度。
很少有人能够站在穷苦民众的角度来设定政令的内容。
而现下,公子汤所理解出来政策的意义,则颠覆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这些人中也包括他自己。
如果按照公子汤的想法来制定国家政令,对于受尽压榨的穷苦民众来说,宛如天降甘露,肯定是疯狂的吸食。
富强国家的同时,也凝聚了民心,如此循环加持,即可成倍翻增的反哺施政者,无形中民愿铸造而成的壁垒,会牢牢地守护着当政者的权利。
思绪飘到这里的时候,公子汤的心脏开始不规则的抖动,复杂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能够有如此深层次的领会,公子汤认为,应该是受到仲虺刻意引导的原因。
在心灵深处,对仲虺的认知又加重了几分,大脑就像不受控制似的,支配着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尊敬。
公子汤闪电般的思考,仲虺决然不会知道,更没有心思去考虑这些想法。
“寡人没有想到,公子对政策的理解,不仅这么全面,而且还很深入!”仲虺冲着公子汤点了点头,以此来肯定公子汤的说法。
眼睛一直盯着仲虺的公子汤,得到仲虺的认同,急忙抱拳颔首,谦和的说道:“小子能有这番感悟,全仗国君的提点!
虽然小子对此有了深层次的体会,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象。
政令的具体构思,以及尺度的把握,全然没有头绪。
小子的认知,还停留在理论上的阶段,实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烦请国君点拨一二!”
公子汤没有过谦的意思,这些话确实是他的真实想法,而他的心里也确实没有具体的思路。
在仲虺的引导下,公子汤只是恍然间有所顿悟,知道了政令存在的真实意义。
深入剖析以后就会发现,政令实施以后要想达到利益最大化,必须要松紧适宜,宽窄适中。
太过松懈就容易超出控制,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太过紧致根本就改变不了现状。
也就是说,公子汤想要了解,政令从形成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所在,该如何把握好分界线的划分。
仲虺当然明白公子汤话中的意思,就算他不说,仲虺也是准备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公子汤听的。
“制定政令的关键也在于民众,子民往往要求的也不多,吃饭能饱,穿衣能暖,劳有余剩,居有定所。而我们想要的是,治下臣民的心有所归,他们的剩余钱粮能够上缴部分。
因此政策的张弛有度,宽紧适中就很重要。我们想要有更多的收获,制定的政令就当以民为本,而不是强制的剥削和压迫。
在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量少收取子民的钱粮,多给他们留取一些剩余价值。这样不仅改变了子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收取了他们的真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