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穿越古代之尊荣之路 > 第171章 棉花种植

第171章 棉花种植(1/2)

目录
好书推荐: 攀金枝免费阅读 开局大秦皇帝,召唤系统席卷诸天免费阅读 重生六十年代:空间在手一切我有免费阅读 时光流派免费阅读 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免费阅读 绝世天骄有如何:我开挂你怕啥?免费阅读 求道,免费阅读 江山泪:美人劫免费阅读 幕后:我创造了神秘势力免费阅读 反咬过界免费阅读

刘涛望着星空,对赵虎说:“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咱们继续努力。比如明年咱们可以试着种些新的作物品种,扩大种植面积。

你觉得种点啥新作物好呢?”他的语气中带着坚定与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田园的繁荣景象。

赵虎坚定地说:“将军,有您带领,啥困难都不怕。我听说红薯产量高,好养活,要不咱试试种红薯?

或者种点棉花,这样咱们能自己织布做衣服了。”

刘涛点头:“红薯和棉花都可以考虑。不过种棉花需要些技术,我们得先去学习学习。明天你和我去镇上打听下,看看哪里有种植棉花的行家,我们去请教请教。

赵虎应道:“好嘞,将军。”

刘涛又说:“还有,咱们这田园的水利设施也得完善下,明年雨水多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灌溉。吴强对水利方面有点经验,让他先做个规划出来。

赵虎:“行,将军,我这就去和吴强说。”

又过了几日,刘涛带着赵虎前往镇上。镇里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他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街道,四处打听种植棉花的行家。

这位大哥,您可知道咱镇上哪位对种棉花最有经验?

刘涛礼貌地询问一位路人。路人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说:“我好像听说过镇东头有个李老头种过棉花,但是具体住哪,我也不太清楚,你们得自己找找。

刘涛和赵虎只能沿着镇东头一路打听,问了好几户人家,才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院找到了李老汉。

刘涛恭敬地敲门,李老汉开门后,刘涛说明来意:“李老,我们田园里想种棉花,可没什么经验,特来向您请教。

李老汉却皱了皱眉头,冷淡地说:“我年纪大了,不想再管这些闲事了,你们找别人去吧。

刘涛急忙说道:“李老,您看这田园里的兄弟们都指望着能种出棉花来改善生活,如果没有您的经验传授,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您就当是帮大伙一个大忙吧。

李老汉犹豫了一下,目光在刘涛和赵虎那诚挚且充满期待的脸庞上停留片刻,最终还是缓缓叹了口气,侧身将他们迎进屋内。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泥土与作物混合的气息,角落堆放着一些尚未处理完的棉花秸秆。

李老汉缓缓踱步到一张有些陈旧的木桌前,伸手轻轻拂去桌面的些许浮尘,示意刘涛和赵虎靠近。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这棉花种植啊,选种可是头一关。得挑那籽粒饱满、色泽光亮的种子,就好比给娃娃选个好底子,日后才能长得壮实。像咱这地方,‘棉丰三号’就挺合适,它适应性强,对咱这儿的气候和土壤都能较好地耐受。”

刘涛微微点头,目光专注,赵虎则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本子,准备记录。

李老汉接着道:“播种的时候,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二指到三指的深度刚刚好,太深了,种子破土费力,太浅了,又容易被风吹干或者被鸟雀啄食。

而且啊,这播种的间距也有讲究,得保证每株棉花都有足够的空间伸展枝叶,一般来说,行距一尺半,株距一尺就成。

说到灌溉,李老汉眼神变得严肃起来:“棉花耐旱却又怕涝,浇水得适量适时。

幼苗期,不用太多水,土壤微微湿润即可,就像给小娃喂奶,不能一次喂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官欲天下免费阅读 权途:从乡镇科员开始免费阅读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免费阅读 特工赘婿,皇上求我娶公主免费阅读 只求道心通透免费阅读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免费阅读 无敌县令:我富可敌国你让我给皇帝做牛马?免费阅读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后我在封地召唤华夏英魂免费阅读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