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创新的智慧(1/2)
清晨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洒进来,我正在审阅最新的项目调整方案。经过昨天的紧急会议,团队连夜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林羽,你看这个。\"季雪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份调查报告,\"我们对马达加斯加和印度的受影响农户做了详细走访。\"
我接过报告,快速浏览起来。报告中不仅有具体的数据分析,更记录了大量一线农户的真实声音。
\"有意思,\"我指着报告中的一段话,\"这位马达加斯加的老农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不是反对新技术,而是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和适应的空间。'\"
\"是啊,\"陈宇走进来,\"我刚和印度那边视频连线完。他们提出了一个'渐进式创新'的概念,就是把技术推广分成几个阶段。\"
我点点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思路。创新不是革命,而是演进。\"
这时,马东拿着平板电脑匆匆赶来:\"林羽,你得看看这个!非洲农业联盟给我们发来了一份建议书。\"
打开文件,我发现这是一份非常详细的本土化方案。他们提出,要将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创造出真正适合非洲的农业发展模式。
\"看来大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何俊也带来了好消息:\"社交媒体上的负面声音明显减少了。很多人开始理性讨论如何平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林羽,\"季雪若有所思地说,\"我觉得这次的危机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启示。\"
\"什么启示?\"
\"创新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要找到与本土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她认真地说。
我站起身,走到白板前:
\"让我们梳理一下新的工作思路。第一,建立'创新适应期'制度。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技术过渡期。\"
\"第二,\"陈宇补充道,\"启动'传统智慧收集计划'。把当地农民几代人积累的经验系统化、数字化。\"
\"第三,\"季雪接着说,\"设立'创新共享基金'。让掌握新技术的农户优先带动周边的传统农户。\"
正说着,约翰逊的视频连线又来了。这次,他的表情轻松了许多:\"林羽,好消息!马达加斯加的农民们开始自发组织学习小组。他们不仅学习新技术,还在讨论如何把祖辈传下来的种植经验与现代技术结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