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 > 第34章 大朝会

第34章 大朝会(1/2)

目录
好书推荐: 和离后再嫁权臣,前夫气的吐血了免费阅读 吞天骨免费阅读 混沌鼎免费阅读 七零大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免费阅读 让你当保镖,没让你勾搭雇主免费阅读 被渣后,我成了京圈太子的白月光免费阅读 修仙不如养萌娃免费阅读 说好小火苗,你怎么拿异火点烟?免费阅读 姐妹先嫁我后嫁,她嫁儿子我嫁爸免费阅读 留声机通七零,我将霍医生宠爆了免费阅读

弘治十六年春,乍暖还寒,北方边境却突生战事。

鞑靼的铁骑如汹涌潮水般,冲破边境防线,一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皆成焦土,百姓流离失所,哭嚎声响彻旷野。

告急的文书像雪片般飞抵京城,朝野震动。

晨曦微露,皇宫大内的钟声便急促响起,雄浑的钟声在寂静的晨空中回荡,打破了夜的宁静。

文武百官们从京城的四面八方匆匆赶来,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往日里的悠闲自得早已不见踪影。

金銮殿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朱佑樘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冷峻,目光中透着威严与忧虑。

他俯视着殿下的群臣,等待着他们的奏报与对策。

随着太监何鼎那尖细悠长的“上朝——”声起,百官们整齐地跪拜行礼,山呼万岁。

礼毕,兵部尚书刘大夏,声音颤抖地说道。

“陛下,鞑靼此番来势汹汹,边军虽奋力抵抗,但其神出鬼没,使军民损失惨重。”

话音未落,朝堂上一片哗然,尽管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武将们个个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定国公徐永宁挺身而出,大声奏道。

“陛下,鞑靼犯我大明,实乃欺人太甚!

老臣愿挂帅出征,定将鞑靼逐出边境,扬我大明国威!”

然而,文臣们却面露忧色。

户部尚书侣钟上前奏道。

“陛下,兵者凶器也。

此次鞑靼进犯,定是有所预谋。

我大明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若贸然出兵,恐后方补给难以为继。

不如先遣使者前去议和,暂息兵戈。”

此议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武将们纷纷指责侣钟懦弱。

文官们则据理力争,金銮殿内吵成一团。

朱祐樘面色冷峻,龙袍下的拳头微微握紧,他目光坚定地环视群臣,沉声道。

“闭嘴!

朕欲御驾亲征,鞑靼如此张狂,朕定要率大军将其击退,扬我大明国威!”

此语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内阁首辅刘健率先出列,急声奏道。

“陛下,万金之躯,怎可轻动!

御驾亲征,风险莫测,若有闪失,国本动摇。

陛下乃天下之主,当坐镇京师,指挥调度,不可亲赴险地。”

紧接着,谢迁也上前一步,拜倒在地。

“陛下,战争凶险,刀枪无眼。

朝中良将众多,皆愿为陛下效命沙场,何劳陛下亲征?

陛下若亲征,大军必将瞻前顾后,恐失战机。

还请陛下三思啊!

何况国库空虚,也不支持大军开拔。”

众臣纷纷附和,金銮殿内,劝阻之声此起彼伏。

朱祐樘眉头紧皱,看着乱哄哄的朝堂。

“朕意已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今鞑靼犯我边境,百姓受苦,朕怎能安坐京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开局怒喷朱元璋,跪求砍头!免费阅读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免费阅读 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免费阅读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免费阅读 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免费阅读 抗战:铁血铸山河免费阅读 汉末袁尚:揽尽江山与美人免费阅读 大宋祖王爷免费阅读 水浒风起独龙岗免费阅读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