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关中大乱,诸葛克城败郭淮(6k)(2/2)
曹叡摇头,否掉了曹爽的提议:“未战先逃,长安如何能守?眼下征西将军和左将军都未归来,孤若逃了,岂不是陷诸将于危险之中?断不可如此!”
顿了顿。
曹叡又道:“昭伯,孤在长安城已无可用之人,你亲自去潼关。”
曹爽惊道:“殿下,我若去潼关,倘若长安城内”
曹叡打断了曹爽的话:“不可胡说!长安城内,皆是忠臣良将,岂会有叛孤小人?如今诸事紧急,不可再迟疑,更何况,还有太尉在城中,足可应对。”
曹爽见曹叡态度坚决,咬牙道:“殿下放心,我必不会丢失潼关,若长安事急,殿下也不可勉强,可速来潼关。”
受刘封一路破武关、峣关以及法正“攻心”和“流言”的影响,如今的关中地区,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也不为过。
原本在安定平叛准备连通凉州诸将南下陇右的曹真,在得知刘封兵临长安后,不敢有半分迟疑,也顾不得安定士民会有何想法,一路强征船只粮草,沿着泾水直奔长安。
见此情景的杨条等豪强,再次生了响应之心。
刚到街亭不久的张郃,留下杨秋抵挡孟达后,也匆匆率军返回。
在街亭感受到压力骤降的孟达也觉察到了不对,忙将变故传于略阳的诸葛亮。
诸葛亮当机立断,放弃了在略阳固守的原计划,增派马超、魏延等将,反攻街亭的杨秋;又令姜维、李严等将强攻临渭。
虽然情报尚未传来,但诸葛亮猜测能让魏军增援来而复返的原因,唯有一个:刘封入关了!
武关奇袭的计划,只有极少人知道。
整个陇右也就诸葛亮知道内幕。
其余人如李严、魏延等人,或许能看出一些门道,但基本都以为诸葛亮是来协助取陇右,来“断陇”的。
张郃一走。
杨秋的压力倍增。
尤其是马超带着不知从哪召来的近万羌兵,将杨秋吓得不轻。
虽说临时召来的羌兵战斗力不高,但马超的威名却让杨秋惊惧。
杨秋是昔日跟着马超起兵反曹后唯一还活着的凉州军阀,对马超的惧意是刻在骨子里的。
同样。
马超对这个投了曹操的昔日盟友也是恨意不少。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张郃离开不到三日,杨秋在街亭的大寨就被击破。
自知返回长安必被问责的杨秋,带上残兵往安定而逃。
直到破了杨秋后,诸葛亮才将刘封奇袭武关详细计划告知众人,杨秋军的俘虏也证明了张郃来而复返。
孟达眼疾手快:“丞相,我深谙关中地形,愿为先锋追击张郃,与燕王合兵!”
由于在街亭挡住了杨秋且又及时觉察到了街亭魏军变故,孟达这次也是立了大功了。
功劳一立,孟达就感觉自己的腰板也硬起来了。
此刻的孟达,更有一种想要迫切的在刘封面前显摆的欲望:昔日夺我兵权,今日不也得我孟达引兵增援?
被刘封打压数年,孟达迫切的想出这口闷气。
虽说史载的孟达反复无常,但如今的孟达倒也没那么令人讨厌了。
硬仗也是实打实的打了的。
荆州之战守住了关键的秭归,陇右之战又守住了关键的街亭,纵然私德上有瑕疵,也是瑕不掩瑜。
一旁的魏延也是积极请战,不愿落后于孟达。
诸葛亮沉吟片刻,同意了孟达和魏延的请战,令二人挑选精锐五千追击张郃。
二将大喜。
虽然要同去,但二将倒也没再争执。
既是大功,自然也不可能让一个人独享。
待二将离开后。
诸葛亮一面令马超北向凉州,震慑凉州诸将;一面再派使者前往安定招抚安定诸县,一面又兵指临渭。
临渭是曹魏在陇右最后一城,由郭淮、胡遵、州泰等将在御守。
原本凭借临渭城池坚固,倒也能勉强守住。
可如今。
看着诸葛亮大旗出现在临渭城下且汉军又是自街亭而来时,郭淮的心中也充斥了惊骇。
“街亭,败了?”郭淮又惊又疑。
而下方。
姜维持枪策马,高呼劝降:“郭淮,丞相敬你乃并州名士,有数言相告。
今大汉旌旗所指,三郡归心、凉州屏息,燕王殿下又破武、峣二关兵临长安,张郃来而复回,杨秋兵败逃窜,曹真自顾不暇。
独你困守孤城,岂不识天时?
纵你尽忠死节,可念城中将士父老安危?
焉能因你一人之过而害了众人性命?“”
“诸葛丞相有言:若你开城归汉,不仅城中将士父老可免遭兵燹,也可保你官爵如旧,更许尔镇抚西陲。
若执迷不悟.”姜维忽勒马回旋,身后汉军齐举戈矛如林,寒光映日:“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郭淮脸色大变。
本就怀疑街亭有变,杨秋可能败了。
郭淮没想到的是,张郃来了又回去了,原因竟然是因为刘封破了武、峣二关兵临城下?
城头州泰大喝:“姜维,你以为这等虚假之言能诳骗得了我等吗?若武、峣二关已丢,你又岂会比我等先得到消息?此等伎俩,也敢来献丑?”
姜维大笑:“州泰,你不过一介匹夫,又岂知军略大势?应丞相之意,今日也让你败个明白。
不论是太子取陇右,还是陛下攻宛洛,都只是为了掩护燕王殿下奇袭武关的佯攻。
你不识大略,又如何能懂得奇谋应变之机?
倘若武、峣二关未失,燕王殿下也未兵临长安城,张郃又岂会来而复回?杨秋又岂会兵败逃窜?你心心念念的增援又为何迟迟不至?
知道为何要在冬季用兵陇右吗?
只因在雍、凉有威名的张既和苏则去年都死了,郭淮新任雍州刺史威名未立,凉州刺史孟建又是丞相故友。
此乃天纵良机!
你连这都看不明白,如何为将?”
州泰面红耳赤,一拳狠狠的砸在城头上,怒而大呼:“姜维,有本事你就攻城,莫要逞口舌之利!”
姜维大笑,枪指州泰左右:“州泰,你若要为伪魏尽忠,自刎便可,何必拉上左右的将士同死?
你能青史留名,且受曹丕厚养子嗣,你左右的将士死了可就只剩黄土一堆,无人问津。
按曹贼的规矩,前方将士战事,后方的妻女也会分为旁人妻。
可怜啊!为了曹贼死战,妻女却要受人凌辱,换做是我,肯定忍不了!”
州泰面色大变,下意识的按住了刀柄,警惕的看向左右。
不待州泰再开口,下方的汉军开始齐呼“速降”,声如雷霆,似要贯穿九霄。
郭淮急与胡遵、州泰商议。
“如今士气低迷,援军又退,临渭已经不可守了,速往陈仓,保存军力,等征西将军和左将军解决长安危机,或还有机会反攻陇右。”
胡遵和州泰亦是认可郭淮的分析。
苦守多日,一直都是靠着“增援即将到来”等等来提高将士的士气。
如今杨秋败了、张郃退了,将士也不会再听郭淮的忽悠了。
尤其是姜维那句“为了曹贼死战,妻女却要受人凌辱,换做是我,肯定忍不了”,更是直戳普通魏卒的心坎。
虽说郭淮对曹魏的这个规定也认为不妥,但郭淮改不了普遍认知。
郭淮也担心。
倘若继续这样守下去,晚上会不会被怨气太重的底层将士给抹了脖子送去请功。
见胡遵和州泰都认可了退守陈仓,郭淮遂不再迟疑,当即挑选了还能战的将士两千人,准备趁夜突围。
而城池则交给马遵来守,郭淮也说得很直接:你若回长安,必被问罪;你若助我突围,今后你的家眷我来保;若不愿意,现在就砍了你,你家眷也得受累。
马遵无奈,只能同意郭淮的安排。
是夜。
郭淮引胡遵、州泰等将士偷偷出城,欲走渭水小道撤往陈仓。
刚出城不久,就遇到姜维拦路。
姜维持枪大笑:“果如丞相所料,郭淮,今日是你死期矣!”
郭淮大惊失色,喝令左右:“如今退无可退,众将士,随我死战!”
胡遵、州泰亦是大喝,引兵上前急攻。
厮杀间。
又有两路兵马杀来,一路李严,一路张翼。
一阵阵“郭淮休走!”的呼声此起彼伏。
郭淮更是心惊胆颤。
正要无路时,忽见姜维后军一阵骚乱。
一将冲杀而来:“使君安在?戴凌在此!”
又听得戴凌大呼:“尔等汉狗,中左将军之计了!”
后方汉军被戴凌冲乱,郭淮急急上前合兵。
戴凌却又低声道:“使君快走,此乃疑兵之计,骗不了太久!”
原来戴凌自被郭淮安排去当疑兵佯攻汉中,走到中途又得到郭淮传讯回守陈仓。
回到陈仓后又惊闻张郃回返长安,戴凌恐郭淮有失,遂在陈仓布下疑兵,暗中偷走渭水小道来接应郭淮。
正巧遇到郭淮突围时中计。
郭淮心惊,致谢许诺:“若能逃得性命,今后必有厚报!”
随后。
郭淮又令军士大呼“左将军就在前方,速与左将军合兵”,匆匆而走。
黑夜中不知真假,姜维、李严、张翼也不敢紧追,怕张郃真来了个去而复返。
张郃善巧之名,早已经名震雍凉。
直到天明众将才发现中计,不由懊恼,来寻诸葛亮请罪。
诸葛亮没有责怪众将,只言道:“伪魏本就多才俊,也无需气馁,眼下春水将涨,先拿下临渭,再走渭水入陈仓,以助燕王声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