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宦海沉浮:从教师到公仆 > 第111章 朋友,民意

第111章 朋友,民意(1/2)

目录
好书推荐: 追梦的陈一免费阅读 南知夏免费阅读 战神王爷求发货,饥荒年我囤货拯救全军免费阅读 傻眼!陪嫁丫鬟竟是马甲真大佬免费阅读 战神王爷夜夜来爬墙,王妃她怒了免费阅读 坠机后,我救了女老板免费阅读 让你当个二代侯,你一剑斩仙人?免费阅读 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免费阅读 御兽灵女:逆天邪妃免费阅读 霸气公主,不回皇宫,到处惹事免费阅读

“凌风好,我与宋飞刚从大西北采风回京,一切安好。”打开电脑聊天软件,一个可爱的萌萌头像闪烁了两下,一条留言就弹了出来。

上面备注显示:陈时雨-京华时报记者。

自从上次陈时雨和宋飞离开武义镇,双方加了好友并互留了电话,回京之后,陈时雨就不时与谢凌风在聊天软件上聊几句,比如分享下自己外出调研采风的照片、心得等。

大多数时间两人并不会同时在线,谢凌风经常就是晚上才会在线,白天在办公室里虽然登录了软件,但却甚少与对方线上碰面,陈时雨白天大部分是时间在外面跑。

“你去过西北吗?大西北太荒凉了,地广人稀,车辆行驶在上面,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而大西北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发展速度也有待提高,比你们平城县都要差不少。”

陈时雨在上面描述着自己对大西北的观感。

聊天的情形大部分均是这样,陈时雨留言多,而谢凌风回答得少,聊天的内容也几乎是工作的感受之类,颇有一种“鸡同鸭讲”,各讲各的。

这是谢凌风不懂得聊天吗?当然不是。

陈时雨就不说了,情商高,见识广,很会聊天,记者嘛。

谢凌风历史专业,但中文水准也不错,学识广博,情商也有,但两人毕竟不是那么熟悉,即使认识了几天,但能聊什么呢,不可能刚结识不久就天上地下、古今中外的乱侃。

因此,聊点工作体会就是最佳选择。

而陈时雨经常在全国各地调研采访,时不时会讲述一下各地的见闻,也能给谢凌风的工作带来一些闪光点,颇有建设意义。

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倒是愈发亲近,成为了彼此可以倾诉工作和生活的“网友”。

今晚上谢凌风就在家里与陈时雨正好“碰上”了。

家里的电脑是谢凌风拿自己的工资买的组装机,当初从县里下来的时候,还是搭了欧书记他们的“顺风车”,将电脑等行李运过来的。

有时候工作需要,家里没有电脑属实不大方便。

“西北地区没有去过,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看看。”谢凌风打字速度还是不错的,“不怕你笑话,别说大西北了,就是云中省之外的地区我都没有去过。”

他这辈子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云州市,云中省的省会,也是他上大学的地方,在那里待了整整四年时间,留下来很多难忘的时光,当然也有遗憾。

“没事啊,按你现在的速度,迟早有离开云中的一天,到时候还不是全国各地到处跑。”陈时雨安慰道。

“哈哈,谢你吉言,还不知道猴年马月呢。”谢凌风忍俊不禁。

诚然,党政领导干部达到一定级别之后有异地任职的规定,尤其是党政主官,这也是为了避嫌。

比如,县委书记和县长,往往不会留在其老家所在县域任职,到了省部级正职,更是要跨省任职。

当然,这也不绝对,一些特殊情况例外。

至于副职,这种避嫌的情况就比较少了,比如平城县现任领导中,本地干部就会占据一定的比例,这也是为了体现上级对本地干部的重视,本地干部对本地情况也更为熟悉,便于工作的开展。

“我有预感,迟早的事儿。我这人预感很准的哈。”很快弹出陈时雨的回复。

特有的胡杨林

“漂亮!”谢凌风真心的给对方一个大大的“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昨日流入城免费阅读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免费阅读 被女知青抛弃后,我靠打猎走上人生巅峰免费阅读 夜幕无梦免费阅读 系统,你给我拿错剧本了免费阅读 1秒1抽卡,我直接强无敌免费阅读 寒门枭主免费阅读 我还有未来吗?免费阅读 美食:ktv卖饭?我真的很正经免费阅读 被病娇财阀老婆绑走,我笑哭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