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史大娘报德追赃 邱船主以寡胜众(2/2)
陕西本就是关中地区,民风强悍,仇杀和奸杀的事情时有发生,再加上一些腐败的差役、狡猾的官吏和恶讼师在中间教唆挑拨,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林公接任后,按照惯例到各个庙宇去烧香,下午坐轿子回衙门。忽然有一个少女跪在路中间,高呼青天大人伸冤。差役们按照惯例大声喝令她退避。林公抬眼一看,那女子只有十二三岁,跪在轿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如果不是有天大的冤屈,怎么敢来这里告状?就喝住差役,问那女子:“你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冤屈?有没有写好状纸,快说出来。”那女子磕头说:“民女姓高,名叫贞贞,因为母亲含冤即将被处死,所以来求大人伸冤,现有状纸在此。”说着就把状词递了上去。林公接过状纸,吩咐差役:“好好把女子带回号房里候审。”林公回到衙门,下了轿子,直接到签押房坐下,翻阅状词,才知道是高尤氏谋杀亲夫亲子的案子,早就申报到臬司这里了,情节很离奇。原来贞贞的父亲和哥哥同时被人杀死在门外,由贞贞的母亲高尤氏到咸阳县报案,请官府验尸缉拿凶手,过了很久都没有结果。这件事被西安知府毛东明知道了,就限咸阳县知县吕骏破案。吕骏没办法,只能又限捕快缉拿凶手,三天一期限,五天一责罚,拖延了一个月,捕快受不了打,大多告病辞职。吕骏更加着急,就向刑名师爷屈仲昭请教办法。仲昭沉思了一会儿,说:“您要是肯花五百两银子,凶手就能到案。”吕骏回答:“真要是能抓到凶手,哪里会舍不得五百两银子。”仲昭就对他低声说了几句,吕骏非常高兴!就叫来捕快头目何德见面,当面授以密计,说明本官为了保全功名,愿意出五百两银子私下赏赐,你要是能按计行事,事成之后,不但能得到重赏,将来本官高升了,肯定也会照顾你,现在先领一半银子,以便各种开销。何德高兴地答应了,领了二百五十两银子回家,准备去办这件事。那暗无天日的杀夫冤狱,就这样形成了。何德身为官府的人,手下有几个鸡鸣狗盗的同伙,这次正好用得上他们,就去找小偷王三秘密商量,答应给他二百两银子,要他到公堂上去供认和高尤氏通奸,官府要是问起谋杀案,就坚决说不知道,都推到尤氏一个人身上。王三说:“我要是到公堂上去做假奸夫,高尤氏怎么会承认呢,又没有半点证据。要是老爷用刑审讯,皮肉受苦倒也罢了,弄不好,连性命都恐怕保不住呢!头儿你还是另找别人吧,这笔钱我可赚不了。”何德笑了笑说:“跟你说实话,本官要保全功名,才叫我收买你冒认奸夫,了结这件案子,哪有到了公堂之后,反而为难自己人的道理?你去了大不了坐几个月监牢罢了。因为有这层关系,你到了里面,自然有人照顾,总不会真的让你吃苦,将来本官肯定还有别的好处给你,这种机会,不比你在外面干偷鸡摸狗的勾当好吗?”王三被何德这一番话,说得心里动摇起来,心想:这么好的买卖,一时也找不到,要是不答应,当面错过,岂不可惜?要是答应吧,这事关系重大,万一中间出了变故,又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连脑袋都保不住,到时候二百两银子也成了身外之物,毫无用处。他心里这么想着,脸上的表情就像夏天的白云一样,变来变去,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害怕,不停地变化。何德出身官府,两只眼睛很厉害,看到他这样,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就装出严厉的样子说:“小三哥!我是因为一直承蒙你对我好,收了你的好处,心里过意不去,有了这个机会,才来关照你,你怎么反而犹豫不决起来?你想想,我以前哪件事骗过你。这次的事,痛快点说一声,去就去,你要是不去,我一样能找到别人去做,到时候你可别眼红。”说完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要往外走。王三哪肯放他走,一把拉住说:“好头儿!你先坐下,千万别生气,小子承蒙你一直照顾,别说这点事,就是再大些,也得替你去干,刚才只是想想到了公堂以后该怎么说罢了。”何德见他答应了,就说:“这么说,你是肯去了?”王三说:“去是去,只是有一句话得先说明白,还望头儿体谅!要是到了公堂以后,县官真的用刑,我受不了的时候,可别怪我说实话!”何德说:“哪会有这种事,你放心好了。”就把答应的银子给了他,约定第二天解送案犯。到了第二天,高尤氏正好到县衙前打听消息,何德骗她说已经抓到凶手了,让她在班房里候审。尤氏信以为真,何德就把王三解送到公堂。知县吕骏升堂,先问王三,王三供认和尤氏通奸,却把杀人的事赖得干干净净,全推到尤氏身上。
吕骏马上提尤氏到堂对质,尤氏极力喊冤,吕骏就用大刑逼供,可怜尤氏是个柔弱的妇人,哪里经得起六七堂的大刑,只好含冤招认,申报到臬司。尤氏家族里的人都知道她是冤枉的,才替贞贞写好状词,让她到林公这里喊冤。
当时林公看完状词,就提审贞贞询问。贞贞供诉说:“那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睡,爸爸睡在旁边的铺上,半夜听到狗叫得很凶,我从梦中惊醒,听到爸爸起身出去查看,过了很久都没回来;妈妈又叫哥哥去看,也是一去不回;妈妈只好亲自起身出去看,只见大门开着,一个人影都没有。急忙叫醒嫂子,点起火把,到门外查看,才知道爸爸和哥哥都已经被人杀死,横尸在门外,当时就闹了起来,第二天早上,就到县衙报案,请官府验尸缉拿凶手。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一点消息都没有。那天突然出了事,县里忽然抓到一个素不相识的王三,他自己承认和妈妈通奸;那个糊涂县官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妈妈抓去,多次用大刑逼供,妈妈受不了刑,就只好招认了!要是我妈妈含冤死了,就再也活不过来了,所以我才冒死告到大人这里,求大人伸冤,救我妈妈的性命,我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说着呜呜地哭了起来。林公说:“本司审案,一向注重事实,你妈妈要是有冤枉,自然会为她昭雪,你也别再哭了!你这次来省城,有没有亲戚一起?”贞贞回答说有三姨母陪着来的。林公吩咐差役好好带她回去,交给她姨母,让她们留在省城候审。
贞贞叩谢后退下。
林公一方面派差役到咸阳县把王三、高尤氏提解到案,林公开堂审问。王三还是一口咬定和高尤氏通奸,说得绘声绘色,就像真的一样。问到谋杀的事情,却又死不承认。林公拍案大怒说:“高尤氏毕竟是个女流之辈,怎么能连杀两人,明明是你干的事,在本司面前,还敢狡辩?”马上命令左右准备大刑。王三连上了两种大刑,实在受不了了,就高呼愿意招供。当时松了刑具,他就说:“小人不但没有参与谋杀,就连通奸都是冒认的!”就把何德贿赂他冒认奸夫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林公命人提来高尤氏到堂对质,尤氏当时确实是受不了刑,含冤招认的。高尤氏当堂被释放。林公一方面把何德逮捕归案,一方面派张幼德去秘密查访这个案子的真正凶手。幼德带着秘密调查的文书,一路明察暗访,一点线索都没有。有一天到了潼关,在客店投宿,正好统房里已经有两个旅客,正在那里谈论高尤氏的谋杀案。幼德心想机会来了,就和他们搭话,问了姓名籍贯,一个人回答说:“家住在咸阳,叫何二。”幼德看他长着一双下视眼,衣衫破旧,不像是好人;另一个自称许福,是本地人,相貌也不怎么样。幼德就说:“刚才二位讲那高家的谋杀案,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何二得意洋洋地回答:“这可真是冤枉啊,高尤氏年纪已经四十多了,向来很守妇道,这次丈夫和儿子被人杀死,她一心要替死者申冤,闹得远近都知道,结果却飞蛾扑火,自己烧了自己,原告反而成了凶手,而且还背上了谋杀亲夫的罪名。”
幼德假装接口说:“咸阳县官,也太糊涂了!”何二笑着说:“他们做官的人,只想着保全自己的功名,别人的性命,哪里放在心上?这次丧尽天良,诬陷高尤氏谋杀亲夫,真正的凶手,反而逍遥法外,真是暗无天日。听说新任臬台,号称林青天,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理这件案子?”幼德见他谈得很投入,就用话去引他,没想到竟然因此破了案。想知道后面的事情怎么样,就等下一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