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战云密布(1/2)
朝堂之上,围绕秦墨与后金军的战斗合法性,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以东林党为首的一派,力挺秦墨。东林党领袖身着长袍,神色凝重,站出来慷慨陈词:“诸位大人,我等不妨冷静想想,建奴屡次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我大明军队面对此等恶行,竟畏缩不前,不敢有所动作,那朝廷还养这么多边军做什么?大明天朝上国的威严又将置于何处?秦墨虽未得旨意,但他勇于抗敌,保境安民,实乃有功之臣!”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楚党、浙党、齐党的强烈反对。楚党党魁顾天埈,冷笑一声,上前一步说道:“钱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秦墨擅自对外用兵,这是公然违反朝廷律法。律法乃国之根本,若人人都像他这般肆意妄为,朝廷威严何在?辽东如今局势动荡,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不是他一手造成的?”
浙党代表沈一贯也附和道:“不错,秦墨的行为,无疑是将辽东地区拖入了深渊。此时不严惩,何以服众?”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朝堂上一片嘈杂,争论声此起彼伏。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如水。他的目光在大臣们之间来回扫过,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报!辽东紧急军情!”
恰在此时,辽东巡抚李维翰的奏折加急送达。奏折中,李维翰详细描述了建奴近来的种种嚣张行径,字里行间满是愤怒与忧虑。“努尔哈赤所部建奴,近来愈发猖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辽东百姓苦不堪言,生灵涂炭。” 随后,他笔锋一转,大力夸赞秦墨:“而秦墨将军,在此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率兵抗击建奴。其麾下军队,作战勇猛,战术精妙,打出了我大明军队的威风。实乃辽东边军中最具战斗力的一支,有勇有谋,实堪大用!”
紧接着,监军薛强的奏折也递了上来。薛强在奏折中,同样对秦墨赞赏有加:“秦墨将军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与建奴展开殊死搏斗。此等忠义之士,实乃我大明之脊梁。其军队在辽东战场上,屡立战功,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震慑了敌军。”
与此同时,秦墨的奏折也呈到了万历皇帝面前。秦墨在奏折中,言辞恳切,以性命担保:“努尔哈赤狼子野心,其麾下后金军队,秣马厉兵,意图不轨。臣敢断言,一年内,后金必反。望陛下早做准备,调集精兵强将,犁庭扫穴!尽早铲除这一心腹大患。若建奴一年内不反,臣甘愿受军法处置!”
万历皇帝看着这三份奏折,沉默良久。最终,他并未做出任何赏罚的决定,只是将此事搁置一旁,不闻不问。
而远在辽东的秦墨,感受到了如山的压力。他深知,后金的威胁如悬在头顶的利刃,随时可能落下。于是,他争分夺秒,全力投入到碱厂堡的建设之中。
施工现场,人声鼎沸,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秦墨身着粗布麻衣,穿梭在人群中,亲自指挥着城墙的建造。他大声呼喊着:“兄弟们,再加把劲!城墙早日完工,咱们就能多一分保障!老婆孩子也能少些担惊受怕!” 在他的鼓舞下,工匠们和士兵们齐心协力,日夜奋战。终于,在入冬之际,碱厂堡的城墙扩建工作顺利完工。
这座新建的城墙,有一边紧邻太子河,占据了绝佳的地理优势。城墙下,一座水门拔地而起,通过太子河,源源不断的货物得以运进碱厂堡。这不仅保证了城内的水源供应,更为重要的是,开辟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水上粮道。
城中,妇女儿童在李允儿和牛秀珍的带领下,也积极投身到支援军队的工作中。她们日夜忙碌,帮忙制作军粮、军衣、军鞋等。秦墨还高薪招募了大量工匠,兵器坊和火器坊内,炉火熊熊,工匠们挥汗如雨,日夜不停地打造着各种兵器,碱厂堡的燧发枪年产量也达到了六千支!兵器铠甲产量也充足供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