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从大秦开始的长生者 > 第115章 抗日战争时期

第115章 抗日战争时期(2/2)

目录
好书推荐: 宝可梦:谁说没有系统就不能活免费阅读 闪婚老公是卧底,消失三年回来了免费阅读 六零,从星际穿成傻子我持续发疯免费阅读 多子多福:一人生出一个大家族免费阅读 开局:从一本残经开始免费阅读 狄仁杰之玄案免费阅读 萌宝闹翻天:坑爹行动开启免费阅读 外星文明之智能人的崛起免费阅读 舔你只是工作,你怎么还爱上我?免费阅读 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免费阅读

杨靖宇将军走在队伍最前方,他高大的身影在皑皑白雪中格外挺拔。即便是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他依然穿着一件破旧的军装,肩上的枪带已经被磨得发白。

林云看到战士们在行军途中,不时用手抠下树皮,塞进嘴里咀嚼。有人摘下松针煮汤,有人挖掘冻土下的野草根充饥。饥饿和寒冷似乎成了每个人的影子,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夜晚,部队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扎营。篝火映照下,杨靖宇的脸上布满霜花,但他的眼神依然炯炯有神。他环视着围坐在火堆旁的战士们,声音沙哑却坚定:“同志们,日寇夺走了我们的家园,我们就算只能啃树皮吃草根,也要和他们血战到底!”

林云蹲在一旁,借着微弱的火光奋笔疾书。纸页被冻得发脆,但他仍执着地记录着这支英勇队伍的一举一动。当杨靖宇说完那句话时,他的笔尖微微颤抖,在纸上重重地划下一道印记。

一阵密集的枪声从远处传来,将林云从回忆中惊醒。他迅速站起身,抓起挂在墙上的笔记本,朝枪声的方向飞奔而去。

淞沪战场上硝烟弥漫,十九路军的战士们紧握着步枪,在战壕里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子弹呼啸着掠过战壕,不时有战士中弹倒下,但后面的战友立即补上空缺,继续向敌军阵地射击。

蔡廷锴将军站在战壕边缘,右手紧握指挥刀,左手拿着军用望远镜观察战局。他身上的军装已经被硝烟熏黑,但目光依然坚毅如铁。“弟兄们,给我顶住!”他挥动指挥刀,嘹亮的声音穿透硝烟,“国土可以被侵占,但民族的脊梁永远不会弯曲!”

林云蹲在战壕一角,手中的铅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突然,一发炮弹在附近爆炸,泥土夹杂着弹片四处飞溅。他用身体护住笔记本,继续写下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

街道上,上海市民们组成了一支支后勤队伍。妇女们在防空洞里为伤员包扎,老人们用板车运送弹药,年轻人扛着米袋和水桶往前线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踉跄着推着装满馒头的三轮车,汗水浸透了单薄的衣衫。林云看到,有位老太太将自家仅剩的几个鸡蛋小心翼翼地交到战士手中,浑浊的眼中含着泪水。

医院里满是伤员的呻吟声。一位左臂被炸伤的战士正被护士小心地包扎着,他眉头紧锁,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始终咬紧牙关不发一声。隔壁床上躺着一个腿部中弹的年轻兵,虽然疼得面色苍白,但眼神依然坚毅如铁。

“同志们,我们不能躺在这里休息太久。”那名左臂受伤的战士挣扎着坐起身,“前线还在打仗,我们得赶快回去!”

“对!我们的血可以流,但上海绝对不能丢!”另一位腹部缠满绷带的伤兵攥紧了拳头,声音沙哑却坚定。病房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声。

林云站在病房门口,看着这些负伤却依然斗志昂扬的战士,手中的铅笔在本子上快速记录着。他一笔一划地写下:“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团永不熄灭的火。”

街头巷尾,一群衣着朴素的孩童手拉着手,用稚嫩的嗓音唱起抗日歌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保家乡…”清脆的歌声在弄堂里回荡。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免费阅读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免费阅读 医道留香免费阅读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免费阅读 隋烽免费阅读 君子遐福免费阅读 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免费阅读 十国风华免费阅读 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免费阅读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