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三国:刘备辅翼,助他再造大汉 > 第488章 刘德然书房见徒,诸葛亮欣然应命

第488章 刘德然书房见徒,诸葛亮欣然应命(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穿书反派,温柔师尊请留步免费阅读 从帝骑开始的破坏者免费阅读 玄幻开局就当奴仆免费阅读 神罚领主:无限合成终成不可名状免费阅读 我是人间一剑修免费阅读 快穿:我在反派身边给主角当助攻免费阅读 两界交易,开局泡面换人参免费阅读 首先,我肯定是个人免费阅读 许你卸甲归田,你把我女儿泡了?免费阅读 元始源灭免费阅读

雕花木门吱呀轻启,穿堂风卷着几片枯叶溜进书房。诸葛亮正伏案勾画着什么,墨在素绢上洇开江河。案头烛泪堆成珊瑚状,将少年清瘦的下颌映得半透。

刘彦的玄氅扫过青砖,带起的冷意惊得烛火瑟缩。他驻足在诸葛亮身后,目光扫过案上摊开的《太公六韬》,竹简边密密麻麻的批注竟比原典还多出三成。

"此处'鸷鸟将击,卑飞敛翼'作何解?"刘彦忽然出声,指尖点在少年刚写就的"豫州"二字上。

诸葛亮脊背骤然绷直,狼毫在绢帛上拖出蜿蜒墨痕。他慌忙起身时带翻砚台,浓墨泼溅在素麻衣摆。

"师父。"少年站得笔直,"徒儿以为,此句当与《孙子》中'能而示之不能'互为表里。昔年孙膑以减灶计诱庞涓,恰似鸷鸟敛翼之态。"

刘彦拍了拍诸葛亮的肩膀,语气温和,带着几分安抚:“孔明不必紧张。我方才从汝师母处来,见此处书房仍亮着灯,故来看看。”

他的声音沉稳,像是一阵和煦的风,轻轻拂过少年紧绷的心弦。诸葛亮微微松了一口气,肩头的僵硬也随之舒缓下来。他低头看了看被墨迹染污的衣摆,神色间仍带着一丝窘迫。

刘彦的目光落在案上的绢帛上,那里勾画着山川河流,标注着“豫州”二字,字迹虽因慌乱而略显凌乱,却仍透着一股锐气。他微微一笑,伸手将翻倒的砚台扶正,道:“深夜研读兵书,倒是勤勉。不过,莫要太过劳神,身子要紧。”

诸葛亮恭敬地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执着:“师父教诲,徒儿谨记。只是近日读《太公六韬》,心中有些疑惑,故而反复推敲,不觉夜深。”

刘彦的目光扫过案上的竹简,见批注密密麻麻,字迹工整,显然下了不少功夫。他赞许地点点头:“汝能如此用心,实属难得。不过,学问之道,贵在融会贯通,而非一味拘泥于字句。‘鸷鸟将击,卑飞敛翼’一句,汝解得不错,但若能结合时势,方见其深意。”

刘彦不等诸葛亮反应,便径直坐下,衣袖轻拂,带起一阵淡淡的墨香。他神色凝重,目光如炬,仿佛穿透烛光,直抵天下大势的深处。

“孔明,”刘彦忽然发声,将走神的诸葛亮唤回,“近日袁公路于南阳称帝,天下大势将变,想必你也有所察觉。”

诸葛亮闻言,眉梢微动,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并未立即回应,而是轻轻将手中的狼毫搁在砚台旁,目光落在案上那幅勾画着山川河流的绢帛上。豫州的轮廓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今日我已草拟檄文,与众人商定。大哥尚有出兵之意。文和先生出谋划策,已定大局。”他说到这里,略微停顿,目光如炬地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微微颔首,神色依旧平静,但眼中却隐隐透出一丝锐利。他轻声问道:“师父,颍川曹孟德、吴郡孙文台两家诸侯,当如何应对?”

“曹孟德雄才大略,孙文台勇猛善战,此二人皆为当世豪杰。”

刘彦的手指沿着绢帛上的淯水缓缓划过,在“宛城”二字处重重一叩。烛芯突然爆开一朵灯花,将案上墨迹未干的"豫州"映得赤红如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之我在上海滩当活阎王免费阅读 大明唯一仙:我是朱元璋老祖宗!免费阅读 我家成大明朱棣一家的物流中转站免费阅读 熟读三国,我为季汉延续三百年免费阅读 亮剑:缴获无数,旅长恭喜我发财免费阅读 少年铁血战神免费阅读 行善天下免费阅读 三国:白毦陈到免费阅读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免费阅读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