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挑战接踵(1/2)
一周后,两个小组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在模拟测试中,新型电力驱动系统虽然在初期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但通过中华石油和中华石化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克服了大部分问题,并且在效率和能耗方面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负责电力驱动系统测试的老陈,兴奋地指着屏幕上的数据,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看,这数据多漂亮!效率比传统液压系统提高了30%,能耗还降低了20%。”旁边的同事们纷纷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不住地赞叹:“太厉害了,这数据太有说服力了。”
老陈看着这些数据,虽然有些失落,但也不得不承认电力驱动系统的优势。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新型电力驱动系统确实有它的过人之处,从这些数据来看,它在效率和能耗方面的表现确实比我们的传统液压系统更出色。”
经过对比和讨论,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新型电力驱动系统作为钻机的动力源。
在国峰机械,钻机项目被列为公司A级项目,从技术协议签订那一刻起,一场关乎国家能源装备自主创新的攻坚战便悄然打响。公司迅速组建了多个专项工作组,其中由“技术专家+业务骨干”组成的方案对接小组,成为了这场战役的先锋部队。
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负责人赵刚身姿挺拔地站在会议桌前,语气沉厚且坚定:“兄弟们,这次咱们接的任务,那难度简直超乎想象。咱们面对的,是要和用户进行极为深入的沟通,钻机的每一个细节,都像精密仪器里的关键齿轮,少了哪一个,或者哪一个出了问题,整个钻机的运转,乃至整个项目都得受影响。大家务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来,拿出十二分的劲头,使出浑身解数!这可不是一般的项目,这关乎国家能源装备自主创新的大局,咱们肩负着重大使命,绝不能有丝毫懈怠,掉了链子!”
组员们被赵刚的话语深深感染,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整齐划一地大声回应:“我们一定拼尽全力,保证完成任务!”
此后,线上、线下一轮又一轮的对接研讨紧锣密鼓地展开。在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赵刚和组员们正与用户代表就一个技术参数争得面红耳赤。赵刚右手重重地拍在图纸上,手指着那个关键参数,提高音量,一字一顿地说道:“这个参数,是我们经过大量模拟测试和数据分析得出的,按照我们的设计,它能完美契合实际作业需求,极大地提高钻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你们看,这是我们模拟测试的详细数据报告……”
“话虽如此,但是从我们过往丰富的实践经验来看,这个数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极有可能引发一些潜在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