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恶衙役的覆灭之路(5)(1/1)
苏文轩一介书生,哪敌得过这般殴打,很快便被打得遍体鳞伤,倒在地上,气息奄奄。赵二等人看着苏文轩的疲态,大笑着扬长而去。此时,天空愈发阴沉,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似是上天也在为这对苦难夫妻流泪。
苏文轩强撑着一口气,在邻里的帮助下,被抬回了家。林婉儿扑到丈夫身上,泣不成声,双手颤抖着抚摸着他的伤口,泪水不停地滴落在苏文轩的脸上,哭喊道:“相公,都是妾身不好,害了你啊。”苏文轩轻抚着妻子的手,眼神中满是坚定,尽管声音虚弱,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婉儿,别怕,我定要让这群恶徒受到惩处。”随后,在邻居的搀扶下,苏文轩一纸诉状将赵二等人告到了官府。
知府大人王正刚是个清正廉洁之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心怀治国安民之志。他面容白净,眼神睿智而深邃,平日里走路不急不缓,透着一股沉稳之气。他初到江州城上任,便立志肃清这一方吏治,为百姓谋福祉。听闻此案,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一下:“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胆大妄为之徒,本官定当彻查,还百姓公道。”即刻下令衙役们四处搜捕,衙役们深知此案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纷纷领命而去。不出两日,便将赵二等人缉拿归案。
公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若能滴下水来。赵二起初还妄图狡辩,佯装无辜,大呼冤枉,脸上堆满了虚伪的惊愕,眼睛还时不时地偷瞄向两旁,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他梗着脖子,振振有词地说道:“大人,您可莫要听信那书生的一面之词,我赵某在江州城当差多年,向来奉公守法,怎会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可面对苏文轩找来的街坊邻居等人证,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纷纷上前指证赵二等人的恶行。卖梨的李老头哆哆嗦嗦地走上前,手指颤抖地指着赵二说:“大人,就是他,平日里在咱这街上横行霸道,抢我梨子,还掀我摊子,咱老百姓的日子可被他给害苦了。”那日的老者也拄着拐杖上前,气得脸通红,额头上青筋凸起:“大人,老朽亲眼所见,他带着人在大街上羞辱良家妇女,简直天理难容!”以及在林家院子里留下的诸多物证,诸如赵二等人慌乱之中遗落的腰牌、衣物碎片等,铁证如山。赵二的额灯下,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双腿也开始微微颤抖,最终还是低下了头,如实招供了自己的罪行。王知府怒喝道:“朗朗乾坤,岂容尔等这般恶徒为非作歹!国法森严,定不轻饶。”
最终,赵二及其同伙被判处斩刑。行刑那日,江州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都想亲眼目睹这恶徒的下场。当赵二等人被押赴刑场,囚车所过之处,百姓们有的唾弃,朝他们扔掷烂菜叶,嘴里还喊着:“恶有恶报,看你们还敢不敢作恶!”有的叫好,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而苏文轩与林婉儿在经历这场磨难后,相互扶持,苏文轩暂停了书院的讲学,在家悉心照料林婉儿,每一个难眠的夜晚,他都紧紧握着妻子的手,给予她力量与安慰。在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下,他们慢慢走出了阴影,在江州城继续着他们平淡却安宁的生活,只是那一段黑暗的过往,永远刻在了他们心底,时刻提醒着世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往后的日子里,苏文轩身体逐渐康复,重新回到书院。他站在讲台上,面容庄重,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化作讲学的案例,告诫学子们要坚守正义,守护家人,在面对恶势力时,不能退缩,要用知识与勇气去抗争。林婉儿也时常在闺阁中,与好友分享自己的重生感悟,劝诫女子们要勇敢面对困境,即便遭遇黑暗,也要心怀希望,等待黎明的曙光。江州城在这件事后,风气也为之一振,百姓们对官府更加信任,街头巷尾传颂着王知府的公正严明,而那些心怀不轨之徒,听闻赵二等人的下场,也收敛了许多,不敢再肆意妄为,江州城又恢复了往日的祥和与繁荣。
随着岁月的流逝,苏文轩与林婉儿携手走过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