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天可汗,从留学瓦剌开始 > 第135章 朱祁钰,朱祁镇

第135章 朱祁钰,朱祁镇(2/2)

目录
好书推荐: 仙我定成仙免费阅读 千师弟,小心,她们都不对劲呀!免费阅读 NBA:我以控卫封神免费阅读 都市梦游免费阅读 小人物也要修仙免费阅读 今天的coser小姐依然想罢工免费阅读 穿越文明垃圾场,我能修复一切免费阅读 国运:欧皇和他那霉运的男人免费阅读 乒乓:师承张藏獒续写国乒荣耀免费阅读 周思君的七零年代免费阅读

论面积,大约2个普通县那么大。

而且海防也不是一个点,实际划定边界时,安南是稍稍吃亏的。

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大的人口空白,若没有足够人口及时填充,在热带季风气候加持下,很快便会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能搜集到的铜器铁器,已被熔铸一空。

安南所产多为生铁,生铁经重新冶炼后变成钢材,制成刀剑、农具。

武装新上岸的疍民,同时也卖给安南的山民。

小到铜钱铜镜,大到铜钟铜像铜鼎,大多被熔铸为火炮。

铜炮耐久度较铁炮更好,从海军装备的各种大口径长管加农炮、短管卡隆炮,到陆军装备的3磅、6磅、12磅拿破仑炮,以及预备大规模应用到殖民地的虎蹲炮、佛郎机炮等等。

连月来,武安州热火朝天、朝气蓬勃,汪文焕等人,甚至忘记了此行的真正目的——下南洋。

连家船民效率极高,二十多天时间,整个廉州府区域的船民基本搬迁完毕。

毕竟一百多里海路,而且是可以沿海岸线的近海航行。

船民们扶老携幼,整家整族在海防登陆。

二十多天,二十余万!

很多老人,踏上土地的那一刻,便不由自主地纷纷跪下,用手捧起沙土,老泪纵横。

雉童们似乎并不理解,但岸上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令他们感到新奇。

至于中年人,虽然并没有太多异样,内心却俱是波涛汹涌。

上岸了!我们终于上岸了!

光明正大地上岸了!

千百年的梦想,终于实现。

千百年低人一等的耻辱,今日终于昭雪!

武安州,仿佛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张开双手,欢迎着这些勇敢船民的到来。

南下的疍户不只廉州一府。雷州、琼州以东,不少人同样闻风而动。

朱祁镇令哈铭负责征兵,出乎意料的是,疍家男儿参军意愿极强。

很快,兰芳军第一镇正式满编,近万名16至30岁青年,与闽省各族家兵混编一起,共同组成南洋第一镇。

随后,又是名青年,第二镇也很快成军。

此外,5600名经验丰富的水手,加入了朱祁镇的舰队。

其实还有更多人摩拳擦掌,常年水上生活,能活下来的都是体格健硕之士,老弱病残极少,人口结构非常年轻。

连家船民,即便妇女也能扬帆掌舵,下网捕鱼。

海陆军招募很快截止,报上名的,个个手舞足蹈,没报上名的,个个捶胸顿足。

因为,只要加入军队,每月管吃管住不说,还有一两雪花银!

至于水兵,饷银翻倍!

这可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这不比出海捕鱼强百倍!

雷州半岛以东的船民,由于知道消息相对较晚,大多数没赶上这好机会。

不过,哈将军派人告诉这些后来者,此后至少还有8轮募兵,大家不要着急,只要有血性、有力气,都能得偿所愿。

南洋多海岛,再加上缺少良马,因此,南洋军队多为步兵。

除了少量斥候与预备队装备马匹,辎重队装备牛与骡子,大部分人还是靠铁脚板赶路。

这些青年,按照朱祁镇改良后的《纪效新书》,开始了基础训练。

同时,随着军服、军械的批量生产,他们逐渐领到了属于自己的制服、盔甲与武器。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免费阅读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免费阅读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免费阅读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免费阅读 逍遥紫衣侯免费阅读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免费阅读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免费阅读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免费阅读 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免费阅读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