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大明第一国舅 > 第74章 不务正业

第74章 不务正业(1/2)

目录
好书推荐: 才不是神明免费阅读 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免费阅读 红龙之下免费阅读 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免费阅读 人在砂隐,分身诸天,开局阿卡姆免费阅读 我的交换人生游戏免费阅读 上玉阙免费阅读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免费阅读 该给无限世界上上强度了免费阅读 好莱坞导演1992免费阅读

第74章 不务正业

学校的发展建设让马寻很满意,他就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看到马寻回来,刘姝宁笑着开口,“夫君,先前让我整理的书卷整理出来了。”

马寻立刻问道,“只是找出来了没帮我总结一下”

刘姝宁抿嘴一笑说道,“这些太医院里也多有记载,用不着我多费心,自然有人弄好。”

到了书房后,马寻仔细的看着整理出来的资料。

开放性的伤口缝合,这也是有历史。

隋唐时代,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清创缝合术外,对缝合伤口的材料亦有了改进和提高,最重要的发明是使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

看着这些资料,马寻笑着开口,“省事了不少,我要做的事情就少了一些。”

刘姝宁笑着鼓励,“夫君要忙的事情可不少,也不知你为何有那么多奇思妙想”

马寻开玩笑说道,“就是闲着没事瞎想,以前穷什么都做不了,现在想到了一些事情就算是做不出来成果,也能试一试,不怕亏了钱活不下去。”

刘姝宁随即也说道,“大都督府也派人送来了火器、战弓名录,大致的制造工艺也送来了。”

看到马寻点头,刘姝宁有些担心的说道,“火药司的人也来了,夫君总不会是要在府中制火药吧”

“那肯定不会,我也怕炸了。”马寻连忙说道,“火药这东西本身就危险,我现在还琢磨着改良一下弓。”

刘姝宁奇怪的问道,“弓现在军中的弓和火铳还不够厉害吗”

明军的火器在如今这个年代优势很大,可以说独步天下。只是北边的蒙古也不差,以前也有不少的火器等,不比明军的装备差。

只不过蒙古有一个游牧民族的特点,那就是一旦被赶出中原王朝,他们很快就会失去一些生产力,冶炼技术会倒退的厉害。

现在的元军就是这样,火铳、火炮炸了等,就没得再用,很难有新的武器补给。而明军这边不一样,武器生产的速度很快,跟得上大军消耗。

被赶回草原的蒙古以后连生产铁锅的能力都不具备,朱元璋也严厉禁止铁器、茶叶等进入草原。

马寻笑着说道,“我们现在的弓基本上注重射程和效率,我就在想要是我加大尺寸、加大弓梢,是不是能让弓射的更远,杀伤力更大。”

刘姝宁仔细想了想之后说道,“只是这样一来,除非是力大之人才能拉开弓弦了,这就不好了。”

刘姝宁这么说肯定没问题,总有一些人是天才、天生神武,这些人可以轻易的突破一般人的极限。用这些人的标准去要求其他人,那也不现实。

就说弓箭,有些人轻松拉开重弓,但是不能要求所有将士都能拉开重弓。

“这就是我在考虑的事情,在不让士卒们更费力的情况下能拉开重弓,能够在军中制式装备,这才是有用。”马寻立刻笑着说道,“真要是找到了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就好了。”

虽然撅着屁股拉弓有些不雅观,但是能够杀死敌人就行了。

马寻也希望火器大爆发,可是这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的火铳在战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可是也不会一下子取代冷兵器。

火器的发展是经历了数百年,这也是需要一个过程。

而马寻现在在考虑的,自然就是‘清弓’。这种弓弓体巨大、弓梢长并内嵌角片、有明显弦垫,甚至一度可以和早期的火药武器抗衡。

能够大量装备、造价不高、制造难度也不算大,这显然也是非常合适的一个选项。

至于复合弓之类的东西就想一想,耗费极大的力气弄出来了,无非就是马寻这些达官显贵私下拿着把玩,不可能在军中普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港岛缔造东方硅谷免费阅读 修罗场全开!校花们都想攻略我免费阅读 如若剑法遭不住,封魔贴里包吃住免费阅读 重返88,白眼狼前妻悔哭了!免费阅读 天堂在上免费阅读 相亲嫌我穷,反手拿下她警花闺蜜免费阅读 我的故事会免费阅读 抗战:签到系统,从苟命开始逆袭免费阅读 修仙保安,开局杨蜜胖迪找上门免费阅读 黑道风云之东南风云录!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