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画口号(1/2)
等娃儿上了车子,果然拎了一些鱼准备售卖。
能看到的就是三份杂鱼,还有几条大鲫鱼和小鲶鱼、昂丁这些东西。
目前在镇上卖杂鱼的也就憨娃儿一个人,其他人都嫌麻烦。
大冷天的,收拾杂鱼冻死了还挣不到几个钱儿,谁也不愿意。
等客人坐到一半,他就直接发车了,天冷好带客。
进了菜市场,他的螃蟹也不急着兑,先摆摊卖就是了。
今天五爷不在,他自己去租了个摊位,两人一起卖鱼。
“哟,今天这家的货好,还有江鲫,皮毛好看哦。”有人注意到他这边的鲫鱼马上就过来了。
昨天钓的鲫鱼有一部分是江鲫鱼,体型细长,口也小,比普通土鲫鱼要好吃一些。
不过数量不多,就四五斤样子,其他大部分都是土鲫。
“这些江鲫鱼怎么卖?”
“半斤以上的七块,一斤到两斤的十一。”他胡乱报了个价。
很多稀罕鱼获在乡下的行情不固定,纯粹看有没有人买账,没人买他就自己吃。
“价格少点买两条啊?”
“那可不行,我们一行人在三岔河冻一天才钓这么点。”他故意吸了吸鼻子,作出感冒状。
对方闻言立刻就翻看鱼嘴,发现都有鱼钩挂过的痕迹,竖起大拇指。
“厉害,这么冷的天去钓鱼。”听到这话客人就没砍价了,有些钱就该别人挣。
称了三条鱼一斤多,直接让他开始杀鱼。
大江大河里面的水流动性好,鱼的土腥味要少很多,直接吃就行。
野河野塘的鱼就不行,必须得养个几天。
他现在杀鱼技术只能说一般般,搞了好一会儿才把三条鱼杀完。
普通鲫鱼他卖的五块,周边人知道这些鱼是从玉溪河钓上来的,卖的比旁边摊位要快一些。
就是大口鲶要难卖一些,开价十五没人买账,他准备下个客人来问的时候降到十二试试。
“小伙子,又见面了。”这时候,一个中年大叔走了过来。
秦大河看到人有点懵,脑子转了一下才想来是谁。
“雷叔,您回家啦?”
“回老家发展,哈哈,今天放假陪老娘出来买菜呢。”
雷叔对秦大河的印象很深,作为钓鱼佬,见到狂拔鲢鳙的架势哪里能忘掉哦。
“您吃鱼吗?这条大口鲶是从三岔河那边钓上来的。”他指着摊位上的鱼类,想把大口鲶推销出去。
“这可不归我管,等会我妈过来。”他拿出香烟给两人都发了,询问他们钓鱼的事项。
“冬天也能钓鱼吗?我有一些朋友冬天都封竿了,或者去钓小鲫鱼去了。”看着大口鲶,他颇为眼热。
“冬天只能钓这么些东西,你有兴趣让娃儿跟你讲,他野钓比我厉害。”
看到对方不准备买鱼,他也没多想搭理,自己还有客人要招呼呢。
雷叔果然转头就询问憨娃儿,娃儿那边一点点货早就卖完了。
娃儿毕竟老实一些,磕磕巴巴的的把冬天钓鱼思路讲了一下。
“冬天......鱼,难开......口。”憨娃儿努力的让自己说话顺畅一些。
“要......钓,.....浅水。”
“他们说大鱼都在深水啊?”
秦大河随口说了句:“深水的大鱼在冬眠,不开口的。”
“这大口鲶算是现在能钓到的唯一大鱼了,还得看运气。”
这时候,又来了客人,秦大河开始招呼人,娃儿紧跟着帮他杀鱼。
雷叔也不介意,就在边上呆着时不时问一下两人暖和之后该怎么钓。
眼看着红眼吃的人少,他再次降价,同时也有点无语,这叼毛钓鱼的瘾这么大?
这时候,一个老大娘走了过来,伸手拍了拍雷叔让他起开。
“这么大人了,注意点形象,让别人看到笑话你。”
“阿妈,这个大口鲶皮肉好吃,他们在玉溪河钓上来的,咱买回去烧了呗。”雷叔也不生气,反而笑呵呵的劝老娘买鱼。
“皮毛确实好,不是养殖的?”
“哪能啊,小伙子我秋天的时候还跟他一起钓过鱼呢,绝对是把好手。”
“多少钱?”老大娘随口问道,家里今天的菜还缺一道鱼,买了也可以。
“阿奶,十二块一斤,这鱼肥的很,肚子都是软的。”秦大河捏了捏肚皮。
大口鲶最好吃的就是肚子,烧出来入口即化,他卖这个价格不是没道理的。
“称了吧,杀干净就行。”老大娘说了句就去买其他东西了。
既然儿子认识,她就不能砍价,万一搭人情得不偿失。
“好嘞。”
秦大河火速把鱼儿称了,肚子剪开,清除内脏和腮,砍大块装好。
大口鲶没有鳞片,好杀的很哦,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六十四,收您六十。”他笑着把鱼递过去。
雷叔付了钱,还特意说天暖和了找他钓鱼,当初钓鲢鳙的时候可是留了他家电话的。
收完钱,他继续接待下一个客人。
“红眼多少钱?”
“四块五一斤,都是大个头的啊。”
“四块,给我称三条行不行?”
“行。”
三条鱼挑好,直接扔给娃儿开始杀鱼。
现在都八点多了,他得早点收摊再带一波客人呢,所以报价就故意多报五毛让人砍价。
鲫鱼不一会就卖完了,剩下的红眼只能降价处理。
“走走,我们去兑螃蟹,这玩意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秦大河郁闷的说道。
“贵,舍......不得,吃!”娃儿指着螃蟹说道。
六七十块还都是壳子,吃青鱼都比螃蟹划算。
秦大河也不会吃四两多的母蟹,太败家了。
到了收购点,秦大河直接报价75,因为这只螃蟹到了五两。
“五两的母蟹,这个价格咱都不说了,行不行?”他叼叼的说道。
“行。”打了几次交道,对方也知道秦大河不是个能糊弄的人。
而且在这边收了一年鱼,他算是认清了城市里的那一套,在乡下根本不管用。
打架?上了岁数的哪个不能打,卖鱼的随身还带着刀呢。
收到钱,今天的鱼加上螃蟹卖了四百多了,娃儿那边也搞了几十块,比种地都强了。
但是前提就是要吃苦,现在这个天气,不管是钓鱼还是下网,都比扛包辛苦。
“哥,给。”娃儿憨笑着递过一包盛唐,秦大河毫不客气的收下了,娃儿看到立马就高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