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收购?接盘?(2/2)
汪千龄的解释虽然合情合理,但刘良似乎并不买账。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继续说道:
“汪市长,您说得倒是轻巧。可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简单。有些企业虽然经营状况不佳,但它们背后可能涉及到众多的利益关系,想要解决问题谈何容易?”
陈东莱看着左支右绌的汪千龄,又看向主座上饶有兴致的阎修文,心念一动,插话道:
“刘总,您说的问题不无道理,对于柴机厂这种与全市各大单位牵连甚广的企业来说,称得上再贴切不过。”
“就眼前这种情况,我们石梁市委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对柴机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深度改革,反而抱着逡巡不前的态度拖延时间,以至于状况逐渐恶化,积恶成习。”
江自流听着陈东莱的言语,原先还算轻松的表情逐渐凝重起来:这小子怎么搞的,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都记不住吗?
就在他想要出言制止的时候,陈东莱继续了他的发言:
“事已至此,我们对病入膏肓的柴机厂已经无能为力。但朽木尚可雕,粪土之墙也能遮风挡雨,如果能够接收柴机厂的剩余资产,想必对贵司而言,也足以称得上收获。”
酒桌上的市政府众人闻言,皆是一片骇然之色:陈东莱这小子,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把柴机厂卖给中船工业?这种事情未免太过骇人听闻了些!且不说市委康乐那边会不会同意,光是这笔交易涉及到的资金和股权、债务和不动产结算,都是难以估量的天文数字。
阎维文身为局外人,自然没有多少惊讶。他笑了笑,回答道:
“就凭柴机厂眼下的发动机生产技术,我司很难对这笔交易提起兴趣。要知道自从和韩国现代重工的造船部门合作后,我们就不再缺少性能良好的柴油发动机了。”
陈东莱的眼神热切,丝毫没有因阎修文的言语气馁,而是更加细致地讲解起自己的意见:
“国家的造船行业想要腾飞,拥有自主生产的船用发动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业制造上都抱有‘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心理,对发达国家的高端工业制成品盲目信任。”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相反,他们产品的质量越好,越容易让我们这一类产业链下游的国家形成技术依赖。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的工业体系造成威胁。因此,加强对薄弱技术的研发投入是维护经济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