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结尾三(2/2)
“记住了,我们不做缮国公,也不做保龄侯,火中取栗的事我们不做。”陈瑞文说话时的神情让儿子们感到陌生,“因为端坐在太清宫的那位皇帝和他父亲一样,是个把承诺当做空气的人,以为吹一吹就没了的王八蛋!
为这样的人卖命?”
他审视着两个儿子的神情,想要看清这两个儿子真实的内心,“不值得”三个字吐出,满是失意。
“贾琏把刀架了出来,就等着上前找死的人,他可能是在殊死一搏,他和他的支持者们可能会死,可死的一定不会只有他们。
如果皇帝用强,一半的可能或许没有,但四成的把握,这座帝京会血流成河,我们很可能丧命在这个异乡,至于皇帝?
他会青史留名的,不论是功业,还是昏名。
四成很高了,如果我有四成的把握,我一定会做,所以我说,贾琏一定敢做!
而其它的,我赌俞鹤伦一定不会站到贾琏的对面的,而侯家蒋家的那几位,要他们为皇帝卖命?
痴心妄想。
如果我们不出头,他们更不会出头,那么太清宫的那位就只有自己下场了。
老大,一个要几十年之后才能兑现的承诺,眼下我们随时可以放弃,如果陛下不用强,那么相信我,那个承诺依旧作数。
可如果我们出头,就算事态平息,江南系彻底覆灭,那么到时候我们就成了元从系和漕运系眼中的敌人,因为我们破坏了规矩。
到时候我们一定会死,比缮国公一家死得还要惨!
贾琏说过,皇帝的承诺就像是一张远期兑付的票据,只有到期才能兑现,在那之前都是一张纸,更不用说我们连纸都没有。”
屋内只有死寂的氛围,陈瑞文在十几息时间里看透了他的长子,“老三”
“父亲,儿子在。”
“你跟陈备去召集人马,打开武房,整装备患,严禁府内人员出入。
做完这些,你亲自去彭俭府上,叫他一样准备,一旦有异,我们抢城门,出关去蓟辽。
另外,让陈备派人出城,关注山海关方向的动静,锦州军近在尺咫,不可不防。”
“........明白”
...........
“姑父,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颜保夔对于他姑父刚才下的令,心有余悸,忍不住再问。
俞鹤伦品完茶,悠悠一句,“保夔,记住了。贾琏要是倒了,下一个该死的就是我们了。
就凭漕运这么多年来死的人命,我们可赔不起。既然贾琏愿意赌一把,我们也不介意跟他下一把小注。
不过一个我就够了,你准备好带人回山东的打算,到了那时候,就是天下之将亡。
姓贾的骨子里就不怕做安禄山。”
..........
“打开武房,取弓备刀!”
“打开武房,取弓备刀!”
“打开武房,取弓备刀!”
..........
中兴八公分别是楚国公贾琏、燕国公陈维尹、赵国公石光珠、梁国公关羡、越国公陆预、鲁国公颜少隽、吴国公卫恙、鄂国公何庞。
其中贾琏出身于宁荣国公府,陈维尹出身于齐国公府,石光珠出身缮国公府,陆预出身淮阳侯府,颜少隽出身济城侯府,这五人脱胎于开国的勋贵群体,完全可以视作勋贵势力的延续。
而另外三人中,关羡和何庞出身中下将官家庭。
关羡在八人中年纪最长,他二十不到被第二代缮国公看中,被看作元从系冉冉升起的新星。
可是随着缮国公倒台,他受到冲击,即使有石光珠祖父的庇护,也被贬到蓟辽做官,结果他的衰运还不止此,随着齐国公府势力重回蓟辽,他又被挤回了中枢做闲职,直到灭金之战后,为预备北地军事防务的重建规划,设立了漠北行营,而漠北行营总管则是一个苦职,对于功成名就、稳居高位的武臣而言,风险大于收益,最后落到了可能蹉跎余生的关羡身上。
事实证明,大器晚成永远不过时。关羡在后来平定准噶尔的过程中立下大功,但这不是他最重要的功绩,根据现有资料,学者们公认“庚寅之变”后的华夏天下秩序中关于漠北漠南漠西三部蒙古为主的西北治理框架是由他制定的,同俄罗斯、中亚国家的数次交战和外交框架也是在他的领导下进行的。
而八公中最特殊的是吴国公卫恙,他和渭南侯李奉国、嘉定侯顾嶷被称为庚寅三杰,是“庚寅之变”后主持国政的惟三文臣,因为荆国公文安公贺襄在“庚寅之变”后三月而逝,只留下一个分崩离析的天下,待于世人。
成宪帝初年,在平定被称为“成宪四大征”中的前三征后,天下大安。
成宪九年,江南从初年的战乱中渐渐恢复元气,而早已筹备数年的迁都事宜也已全备。
于是在成宪十年,在八公的主持下,朝廷宣布迁都南京,定北京为北都,顺天府及直隶地区改称北直隶。
国都南移后,南洋开发战略进入施行的快速道,到永熙年间,围绕马六甲海峡同英荷两国爆发了多次大战,直到永熙九年,华夏完成对缅甸控制,从中亚、西藏、缅甸三个方向,以保全莫卧儿帝国末代政权为理由,攻入印度,肃清英国殖民地。
在从陆地方向威胁英国人后,第三次中英荷海战以荷兰战败、中英达成和平协议结束。
............
成宪帝的国都南迁和永乐帝的国都北迁,作为华夏汉族政权内部结构变化的两大象征。
有学者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国都南迁之所以如此顺利,一在黄淮治理工程的成功,二在稳定的近海海运线成立,三在“庚寅之变”后,伴随江南兴帝政权的覆灭,江南被屠戮泰半,士绅地主几近被血洗一空,其中昆山顾氏包括嘉定侯的两位兄长都因拥立幼帝、祸乱天下被合族屠杀,吴国公卫恙师从的黄学为核心的浙东学派也因此覆灭。
建立在军事中心南移、由大陆战略转向海洋战略的基础上,华夏天下实现了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合一。
当然这一过程漫长而血腥,中兴八公每一个人都是手沾鲜血的冷血屠夫,功过自有后人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