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棉粮困局与变革曙光(2/2)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张嫣决定从根源入手,解决这一系列难题。首先,针对土地被地主乡绅囤积闲置的问题,她与朱高炽商议,由朝廷出面制定相关政策,对闲置土地进行清查与管控。对于那些长期荒废的土地,朝廷有权收回,并重新分配给有耕种意愿的百姓。同时,为了鼓励地主乡绅合理利用土地,朝廷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减免赋税等,引导他们将土地投入到生产中。
而对于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导致百姓弃耕的问题,张嫣深知这是一个复杂且棘手的难题,涉及到整个官场的风气与制度。但她并未退缩,她向朱高炽和朱瞻基提议,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与考核。一方面,选拔一批清正廉洁、有能力的官员,充实到地方治理的队伍中;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举报与惩处机制,鼓励百姓揭发贪官污吏的不法行为。一旦查实,绝不姑息,给予严厉的惩罚,以儆效尤。
为了确保这些政策能够顺利实施,张嫣还组织了专门的调查小组,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研。小组成员由公正严明的官员和熟悉地方情况的乡绅代表组成,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和困难。同时,详细记录各地的土地状况、赋税征收情况以及官员的治理表现,为后续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在推行土地重新分配政策的过程中,自然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地主乡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试图阻挠政策的实施。他们或是贿赂官员,或是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面对这些阻碍,张嫣并未退缩。她一方面加强对官员的教育与监督,防止他们被腐蚀;另一方面,亲自出面与地主乡绅进行沟通。她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政策的初衷与好处,强调只有让土地充分发挥作用,国家繁荣昌盛,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长久保障。经过一番努力,大部分地主乡绅逐渐理解并接受了政策。
而在整治贪官污吏的行动中,更是遭遇了重重困难。这些贪官相互勾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试图掩盖自己的罪行。但张嫣毫不畏惧,她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高超的智慧,一步步撕开了他们的伪装。她利用调查小组收集到的证据,对涉案官员进行逐一查处。一时间,官场风气为之一振,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
随着土地政策的逐步落实,那些荒芜的土地逐渐被开垦出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百姓们在新分配的土地上,满怀希望地播下了种子。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张嫣还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百姓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从选种、施肥到灌溉、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同时,朝廷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了许多灌溉渠道和水利设施,确保农田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在棉花种植方面,张嫣根据各地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她鼓励百姓在不影响粮食种植的前提下,利用边角地和闲置地种植棉花。为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她还引进了一些优良的棉花品种,并组织棉农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明的农业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百姓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棉花种植也逐渐形成了规模,为弹棉花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那些曾经因贫困而背井离乡的百姓,纷纷回到家乡,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