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猝死(1/2)
萧可为见状,脸色终于彻底灰败,踉跄着被衙役押往班房。
临出门前,他还不甘心地喊道:“张经纬!你会后悔的!三大家族不会放过你......”
声音渐渐远去,张经纬转身对众人道:“传本官令,即日起彻查萧可为所有经手公务,凡涉案人员都关进班房。黄典史暂代主簿一职,钱明负责联络云州军行调派专员速来高阳查账。”
黄粱躬身行礼应道:“是!”
张经纬收起那严肃的表情,有些玩味的朝赵培新喊道:“赵小哥~”
赵培新愣了一下后连忙应道:“卑职在!”
张经纬道:“还请你跟我说说三大家族的事儿。”
……
这三大家族在高阳盘踞多年,势力根深蒂固,与寻常地主豪绅截然不同。
周家祖籍江南,其本家在苏州经营盐铁生意已有百年。现任家主周世昌借着家族在朝中的关系,二十年前来到高阳,以极低的价格圈占了数万亩良田。如今周家在高阳的田地,比县衙的官田还要多出三成。每逢秋收,周家的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足够养活整个高阳百姓三年有余。
陈家本是晋商出身,其商号“隆昌号”遍布北地七省。陈老太爷看中高阳地处南北要冲,三十年前便将家族生意重心迁来。如今高阳城内,十家布庄有八家挂着陈家的招牌,就连县衙差役的官服料子,都要从陈家铺子里采买。更厉害的是,陈家还把控着高阳通往云州的药材商路,每年光是贩运人参、鹿茸的利润,就抵得上半个县衙的税银。
而最令人忌惮的,当属石家。石家本是京城望族,当朝宰相也是姓石,是石家这一代的家主。五年前,石相国派族亲带着大批家奴来到高阳,以“督办矿务”的名义,将县内大小矿场尽数收入囊中。就连官办的铁矿、铜矿,也都挂上了“石记”的招牌。据说石怀瑾每月都要往京城送一趟密信,连州府的大人们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这三家虽然明里暗里争斗不休,但在对付张家这件事上却出奇地一致。就连张经纬的父亲在高阳也搂不到什么好,张家在高阳所有的产业都被这三家逐一吞并。
而萧可为之所以能在主簿位置上坐得这么稳,正是因为他懂得在三家之间左右逢源,每年不知替他们遮掩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
张经纬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扫视堂下众人:“那我这县令是不是也得听那三大家族的?”
赵培新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地答道:“理论上来说是的。”
“哈哈,好笑……”张经纬突然放声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几分凌厉。
这时,木头快步上前:“少爷,孙药郎和九儿来了。”
张经纬略一沉吟:“嗯,先让她们在后堂等我。”随即转向赵培新,“赵小哥,你作为衙门里的书办,应该知道去年,朝廷就已经免了云州一年的税。”
赵培新额头渗出细汗,连忙拱手:“自然是知道的!只是衙门都是按照萧主簿的指示办事,多收了一次春税。”
张经纬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叮当作响:“好一个'按照指示'!我要你连夜贴出檄文,自明天开始为期一个月,退还恶税,过期不待,务必每村每户都要知道这个消息。”
“是!卑职这就去办!”赵培新如蒙大赦,正要退下,又被叫住。
“等等。”张经纬从案头取过一张纸笺,提笔写下几行字,“拿着我的名帖,去守备营调拨人马助你。记住,明日午时前,我要看到告示贴满高阳大街小巷!”
赵培新双手接过名帖,连声应道:“卑职定当竭尽全力!”
张经纬挥了挥手:“其他人都散了吧,若是有事,明日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