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伊洛瓦底江畔的决战(2/2)
此时,三三制战术在二营各连发挥出巨大优势。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进攻的士兵依照操典中的动作要领勇猛向前,灵活走位吸引缅军的火力。他们时而快速冲刺,时而伏地躲避,让缅军的火力难以集中。掩护的士兵熟练运用手中武器,按照战术手册里的指示,为进攻的战友提供恰到好处的火力支援,压制缅军的反击。他们隐藏在掩体后面,眼神专注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一旦发现敌人露头,便迅速开枪射击。支援的士兵时刻留意战场情况,及时准确地补充弹药,确保战斗小组的火力持续。各连连长在后方灵活指挥,根据战场形势,结合三三制战术特点,及时调整小组的进攻方向和节奏。当遇到缅军的坚固火力点时,连长迅速命令不同小组从不同角度包抄,一组正面吸引火力,另外两组从侧翼突袭,让缅军顾此失彼。我方以班排连构建的机枪火力网全面铺开,各班至少三挺机枪,持续输出强大火力。机枪手们紧紧握着机枪,手指扣在扳机上,不停地扫射,枪口喷出长长的火舌,打得缅军抬不起头来。缅军即便有火枪也难以抵挡这战术配合下的进攻,只能不断地后退,寻找掩体躲避。
一位年轻的缅军将领觉山,在这场战斗中崭露头角。他原本是一名普通军官,在缅军节节败退的困境下,挺身而出,带领小股部队顽强抵抗。觉山身材高大,面容坚毅,手持长刀,亲自冲锋陷阵,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为了缅甸,为了我们的家园,绝不后退!”他的呼喊声在战场上回荡,声音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尽管手中仅有少量火枪,但他和士兵们凭借着冷兵器,依然试图与我方抗衡。觉山一边挥舞着长刀,一边大声呼喊着,激励着身边的士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不屈的光芒,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毫不畏惧。
觉山深知我方火力强大,正面抗衡难以取胜,于是带领部队利用江边的复杂地形,与我方展开游击战术。他们时而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突然发动袭击;时而借助江边的巨石,进行顽强的阻击。觉山的战术给我方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王浩意识到了觉山的威胁,决定集中力量围剿他。觉山带领士兵在树林中穿梭,巧妙地避开我方的搜索,突然从背后袭击我方的一个小队,打得我方措手不及。王浩得知后,眉头紧锁,心中暗忖:“这个觉山不简单,必须尽快解决他,否则会给我们的行动带来更大的阻碍。”
王浩从团里挑选出一支由经验丰富士兵组成的突击队,专门对付觉山的部队。突击队在二营五连连长张珏山的带领下,悄悄潜入觉山部队的后方。张珏山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眼神中透着冷静与果断。“大家注意隐蔽,听我命令行动。”张珏山低声对队员们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让人安心的力量。队员们纷纷点头,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突击队利用地形,逐渐接近觉山的部队。他们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穿过茂密的草丛,慢慢地靠近敌人。就在觉山的部队与正面的我方激战正酣时,张珏山一声令下:“动手!”突击队如神兵天降,从后方发起突然袭击。觉山的部队顿时陷入了混乱,腹背受敌。然而,觉山并没有慌乱,迅速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挥舞着长刀,带领持冷兵器的士兵与我方展开近身搏斗,试图挽回局面。觉山大声呼喊着,冲向我方突击队,他的身影在战场上格外显眼,如同一只勇猛的狮子。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战。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天。觉山挥舞着长刀,勇猛无比,一连击退了数名士兵。他的刀法娴熟,每一次挥舞都带着呼呼的风声,让人胆寒。张珏山见状,亲自上前与觉山对决。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张珏山心中暗自佩服觉山的勇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丝毫的退缩。他紧紧握住手中的枪,寻找着觉山的破绽,心中想着:“一定要尽快解决他,为部队扫除这个障碍。”最终,觉山虽勇猛,但寡不敌众,在身中数刀后,壮烈牺牲。他倒在地上,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不屈的光芒,他的身体在血泊中渐渐冷却,却成为了缅军心中的一座丰碑。
敏东听闻觉山战死的消息,更加惊慌失措。他深知大势已去,却仍不甘心失败,加快了逃亡的脚步。他坐在马车上,不停地催促着车夫,眼神中满是恐惧和绝望。王浩得知敏东逃跑后,下令全军追击:“绝不能让敏东逃脱,务必将他绳之以法!”士兵们士气高昂,沿着敏东逃跑的方向穷追不舍。他们的脚步坚定有力,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追击的过程中,我方遇到了诸多困难。道路崎岖难行,天气变幻莫测。时而烈日炎炎,烤得大地发烫,士兵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时而大雨倾盆,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士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鞋子上沾满了厚厚的泥巴。但士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彻底消灭缅军残余势力,为这片土地带来和平。一个士兵不小心滑倒在泥地里,他迅速爬起来,不顾满身的泥泞,继续向前追赶,口中喃喃自语:“一定要抓住敏东,为死去的战友报仇。”
经过数日的不懈追击,我方终于在一个山谷中追上了敏东的部队。山谷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两边是陡峭的山峰,仿佛是大自然为这场决战设置的天然屏障。敏东的部队早已疲惫不堪,士气低落,面对我方的猛烈进攻,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在我方强大的火力和勇猛的冲锋下,缅军很快便土崩瓦解。敏东在乱军中被活捉,瘫倒在地,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他看着周围的士兵,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无奈,他知道,自己的反抗彻底失败了。
至此,缅甸境内的大规模抵抗势力基本被消灭。王浩迅速向南京发电报,汇报了胜利的喜讯。消息传来,南京城内外一片欢腾,人们涌上街头,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126团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不朽功勋,而那些战术和操典也将继续在未来的军事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军队强大战斗力的坚实保障 。在南京的街头,人们欢呼雀跃,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大人们互相拥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酒馆里,人们举杯欢庆,庆祝着和平的到来。而在遥远的缅甸战场,士兵们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这片土地即将迎来和平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