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小周后,姐妹团圆(2/2)
";我叫周妙,";周柔说,";因为开绣庄,就取了个和针线有关的名字。";
";周妙......";周韵念着这个名字,";倒是和你现在的身份很相配。";
周柔,不,现在应该叫周妙了,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包袱:";这是我这些年绣的一些东西,想送给你们。";
打开包袱,里面是几件精美的绣品。有帕子、香囊,还有几幅小屏风。每一件都绣工精细,显然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
";这幅是';西湖十景';,";周妙指着其中一幅绣品说,";我虽然没来过杭州,但听商人们说了很多,就试着绣了出来。";
周晴和周韵仔细看着,只见绣品上的西湖景色虽然有些想象的成分,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跃然针底。
";小妹,";周晴抚摸着绣品,";你变了很多。";
周妙笑了:";是啊,以前在宫里,总觉得这些针线活是种束缚。现在才明白,任何技艺,只要用心去做,都能成为安身立命的本事。";
";就像姐夫做的点心,";周韵接话道,";看似简单的吃食,却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正说着,厨房传来阵阵香气。李远不仅准备了几样可口的家常菜,还特意做了一道当年建康城里最有名的糕点:";桂花糖糕";。
";来,尝尝,";李远将点心端上桌,";看看和记忆中的味道可有不同。";
周妙小心地尝了一口,眼泪突然涌出:";和当年的味道一模一样。姐夫,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些年,";李远温和地说,";我一直在练习。不仅是为了营生,更是为了留住那些美好的记忆。";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灯光将四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饭后,周妙提出想去看看李远的点心铺子。
";现在?";周晴有些犹豫。
";没关系,";李远说,";正好我那边还有些准备工作要做。月色这么好,走走也不错。";
于是一行人打着灯笼,沿着西湖边的小路慢慢走着。夜晚的杭州城十分宁静,偶尔传来远处的渔歌,与湖面的波光相映成趣。
";就是这里了,";李远停在一间装修一新的店铺前,";明天就要开张了。";
周妙仔细打量着这间铺子。朱漆的门楣上挂着";梅花小筑";的招牌,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门前还种着几株梅树,虽然已经过了花期,但枝干虬劲,显然是精心培育的。
";店名很好,";周妙说,";既雅致,又接地气。";
";这是你姐夫想的,";周晴笑道,";说是要把生活中的美好都留住。";
李远打开店门,点起灯。店内的陈设简单却雅致,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都是西湖景色。柜台上还摆着一架古琴,那是准备让周韵在店里弹奏的。
";小妹,";周韵突然说,";你的绣庄要是能开到杭州来就好了。";
周妙眼睛一亮:";我也正有此意。福建那边已经托人打理了,我是想来投奔你们的。";
";真的?";周晴惊喜地说,";那太好了!";
";我想在这条街上找个铺面,";周妙说,";专门绣些杭州特色的物件。到时候和姐夫的点心铺子、姐姐的琴馆互相照应。";
李远笑道:";那我们这一家子都是手艺人了。点心、琴艺、绣活,倒是很般配。";
夜色中,四人站在店门口,看着平静的西湖。远处的宝石山若隐若现,山腰的梵钟声悠悠传来。
";记得那年在建康,";周晴轻声说,";我们也是这样站在院子里看月亮。";
";只是现在的心境,已经完全不同了。";周韵接话道。
周妙点点头:";是啊,现在的日子虽然平凡,却是真正的安稳。";
";这就够了,";李远说,";能在这太平盛世,和至亲至爱一起过平凡的日子,这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