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退位(1/2)
季渊将秦楚霖送回府后,想着绾绾的安危,一刻没敢歇息,马不停蹄的便入了宫去复命。
如今必须尽快办成绾绾交代的事情,她才能从顾家回来。
进宫后,被宫人引入御书房,见皇帝正阴沉着脸埋头看奏章。
季渊毕恭毕敬的跪下身去,刚行完礼,皇帝便怒不可遏的将手中折子扔到他面前。
“季卿同那纪昀泽同路返回临安,也不好生盯着点,竟让他还有功夫上奏弹劾永宁王?”,皇帝甚是不满道。
季渊拿起折子看了眼,竟是刚刚呈递入宫的。
“永宁王勾结荣国公?”,季渊一脸唏嘘:“这怎么可能,谁人不知顾家和永宁王府是宿敌,他们怎么会勾结?”
“看来你与朕都看错了人。”,皇帝惋惜着叹了口气:“听闻北寇已发兵七十万南下,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上下若不能再一致抗敌,大邺的江山怕是要毁在朕的手里了。”
“臣倒是有一策。”,季渊心知正是劝说皇帝的最佳时机,立刻道:“不如先与太后商议,让穆家军退往西岭关驻守屯田,也算是给了与永宁王府缓和的余地。”
想到穆家军,皇帝无力叹了口气:“朕何尝不想保下这支人马,只是太后早已将其视作眼中钉,怕是太后不会愿意。”
“眼下形势危急,若不能劝服太后和永宁王府化干戈为玉帛,临安必将迎来倾覆之劫。”
季渊沉吟片刻,硬着头皮开口道:“老臣还有一策,请陛下退位,迎太后为帝,如此朝廷上下定能一心。”
“季渊,你在说什么混账话?”,皇帝勃然大怒道:“你想让朕将这傅氏打下的江山拱手让与一个妇道人家,朕还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满面铁青的行至季渊跟前,皇帝狠狠一脚将他踹翻在地:“这就是朕亲手扶植起来的一朝首辅?”
“陛下,老臣正是为了大邺朝的江山永固,才出此下策啊。”
季渊苦口婆心道:“只要陛下肯退位,再与北寇行和亲之策,先稳住局势,到时陛下仍有机会复朝,眼下的情形陛下退让并非不是好事,倘若等到顾家那些外戚势力逼迫陛下禅位,到时怕是再也无力回天了。”
皇帝满目哀怨,踉跄着缓缓踱着步子:“事情已经闹到如今这步田地,想要迎永宁王入临安只会让顾家对朕更为嫉恨。”
想着和亲一事,皇帝忽然眼前一亮:“和亲之策的确能够暂时缓解与北寇的矛盾,可琰王被贬,祁王两个年长的女儿皆已被诛,眼下哪还有年龄合适的宗室之女?”
季渊叩首道:“老臣愿为陛下分忧,嫡长女受陛下册封,深得陛下厚爱,老臣愿送潼阳郡主入北境和亲。”
“你说的是你家绾绾那丫头?”,皇帝一脸唏嘘道:“你个老东西倒真是心狠,好歹是自己的嫡长女,怎愿意将她送往北境?”
“陛下,老臣正是想将小女留在身边,才不得不如此行事。”,抬眸望向皇帝,季渊如实答道:“不敢欺瞒陛下,正是小女主动请缨,愿意前往北境的。”
皇帝顿时来了兴致,搀他起身,饶有兴致的问道:“季卿,你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快快从实与朕招来。”
季渊笑了笑:“老臣知晓陛下一心想要收复北境,咱们大邺朝若是上下一心倒也能与北寇一战,只是眼下时机尚不成熟,若能行和亲之策,主动向北寇示弱,争取些时日,待得解决了内患,陛下到时就能全力北伐了。”
想着女儿的谋划,他又继续说道:“陛下细想,您若能主动退位明哲保身,这临安城里自有人阻止太后临朝,一旦激起兵变,陛下可下诏令永宁王入京勤王,如此一来,陛下复朝,便能彻底执掌朝政。”
“永宁王入京勤王?”,皇帝当即陷入了沉默。
虽说仍是受人挟制,可相比起来,他宁可让傅明池那家伙入主临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