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9章 聚一聚(2/2)
红星厂会组建药妆生产线,完成一系列的中医药和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打通该系列产品通过屈臣氏向东南亚发展的贸易壁垒。
原本以中草药药材和半成品为主要出口的贸易必须转型,直接出口成品药妆,这样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产品的最优化生产方案。
一旦这条渠道打通,带动的可不仅仅是百草堂这样的企业重新复活,焕发生机,更是能给京城其他中草药企业带来对外贸易发展的机遇。
不要看这个时代形势多变,再怎么变,也没有人阻拦对外贸易,没有人破坏发展经济。
你可以说他们发展经济的思路有问题,说他们的做法狭隘只顾一己之利。
但不可否认的是,庞大的机器需要很多人来维持运转,没有人能自私到枉顾集体的利益。
所以,成品出口贸易,赚取外汇,增加利润,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谁都愿意借东风。
况且,红星厂掀起的这股东风又有力量又稳定,以前可以说红星厂做药妆不务正业,现在谁敢说红星钢铁集团发展其他行业是不务正业
集团企业,大而广,强而有力,不然为啥一个个的都想走红星厂的老路,晋级集团企业。
“我其实是想着退了的。”
中医院副院长赵玉峰苦笑着看了对面的李学武说道:“你是了解我们家情况的,没心气了。”
“太可惜了,”李学武点点头,看着他说道:“无论是从我个人的角度,还是从集体的角度看,您这么早就退二线,实在是一种损失。”
“是你高抬我了——”赵玉峰谦虚地挠了挠白的头发,说道:“还愿意给我这么个机会。”
就在红星厂完成了中医药品牌和企业的并购工作,宣布正式成立红星联合百草堂医药总公司的消息后,同时公布的还有总公司负责人的人事任命。
按照联合企业股份制经营的章程,李怀德听取了多方的意见和建议后,特别见了李学武介绍的人选,也就是京城中医院副院长赵玉峰同志。
两人在李学武的介绍下谈了许久,最后李怀德认可了对方的能力,也就签下了人事任命决定。
谷维洁对于李学武的工作是很认可的,认为两人在上一次谈话之后有了结果和影响。
她希望集团能尽快走上正轨,实现人事工作的正常化和制度化,尽快消除红星厂原有的格局。
选用一名非红星厂出身的总经理,被她视为打开人事发展新格局的一种进步,一种里程碑。
但李学武并没有过多的庆贺,或者说自信。
李怀德这一次听取了众人的意见,选用赵玉峰担任总经理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
钢铁企业做中医药品牌和业务,本身就是一种跨越,需要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船长来掌舵。
你要说做兵器、做五金、做食品等等,红星厂都能从厂区内部寻找到合适的管理人选。
因为这个时候的企业就是这样,大而全。
可再大再全,钢铁企业也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中医药企业的负责人,就连厂医院都没有。
所以,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李怀德这才做了相关的决定,换一个企业来,不一定能行。
李学武对未来的人事工作保持了应有的警惕和悲观,这不是一种杞人忧天。
关于这一点分歧和矛盾,日积月累之下,李怀德早晚要面对班子成员的诉求和反馈。
他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应有的承诺和反应,否则就是他众叛亲离的时刻,他也混到头了。
组织工作和业务工作性质不同,形式不同,掺杂了太多的顾忌和妥协,简单一两句话说不清。
以前的李学武接触不到这方面的工作,也没办法插嘴,但现在他是秘书长了,不一样了。
今天医药总公司成立大会结束后,李学武就近邀请了赵玉峰来国际饭店吃了个午饭。
两人饭后坐在休息室里聊了聊,也是他作为秘书长的职责,关注和协调所有李怀德关注的企业。
不是李学武愿意给赵玉峰这个机会,是赵玉峰想要抓住这个机会。
不要看表面上他表现出来的那么淡薄,真要是想退了,也不会接下红星厂抛出的橄榄枝了。
赵玉峰的儿子赵侠,也就是跳楼自杀的那个,同李学武的三弟李学才是大学同学。
李学武的父亲李顺是赵玉峰所在中医院的医生,李学武回来后经营了一下人际关系,颇受对方的照顾,双方家庭也算有了一些交情。
只是这种交情随着李学武的步步高升,赵侠要坑害李学才却自己先死等一系列的事情后,又有了些许变化,至少是态度上的。
李顺掌握了中医院已经毁了的几乎所有的药方和秘方,并且充分掌握了山上的研究院和种植基地。
现在,李学武的影响力非常大,两家的关系虽然不能说掉了个方向,可也不完全是平等的。
当然是他们家不如李家的如日中天,就连他这一次跳出中医院,到企业中任职都是李学武的运作,又怎么可能平等对话呢。
所以,言语间赵玉峰表现的十分谦逊,就算李学武不相信他会“听话”可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两人在休息室谈了许久,李学武送他出来的时候,两人站在汽车前握手对视了一眼,彼此都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赵玉峰自信能做好这份事业,李学武则自信能压得住对方,集团领导的身份会越来越高。
“你对他很重视吗”站在李学武身边的张松英目送着汽车离开后,这才上前半步,站了与李学武平齐,好方便说话,“谈了这么久”
“京城中医院的副院长,有多年的医疗和管理经验,”李学武转过头看了张松英问道:“难道他不值得我尊重和重视吗”
“我还真是头一次从你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张松英挑了挑眉毛,说道:“我听说机关里议论纷纷,他去医药总公司任职的消息满天飞。”
“让消息再飞一会吧——”
李学武再看了一眼大门的方向,赵玉峰的车早就离开了,只有保卫正在关大门。
“嗯,对了,正想问你呢。”
他转过身,看着张松英问道:“有没有想过换个岗位,去企业任职。”
“我换工作”张松英没想到李学武这一杆子又甩到了她这边,惊讶地问道:“去哪啊”
“就是他那,医药总公司。”
李学武笑了,指了指赵玉峰刚刚离开的方向,说道:“你知道的,医药总公司会成立药妆部门,其中就有化妆品的业务,我看你蛮喜欢这个。”
他伸出手指轻轻挑了一下张松英的脸,随后在张松英眉眼惊讶又羞涩的目光中捻了捻手指。
“嗯你没有化妆吗”
“你就是为了看我有没有化妆”
张松英瞪了李学武一眼,好气又好笑地说道:“我又不是把脑袋扎在面口袋里,哪儿有那么厚的妆,无非是抹了一点保湿的润肤油罢了。”
“那你还真是天生丽质。”
李学武点点头,笑着夸奖了一句,而后见聂小光将车停在了身边,正经地说道:“你考虑一下,尽快给我消息。”
“抽风似的,我只是化妆而已,又不是喜欢化妆,更不是喜欢化妆品——”
张松英才是好笑又感动呢,心里甜蜜的要死,这个男人太让她痴迷和感动了。
还有啥说的,只因为曾经看见过她的化妆包,便觉得她喜欢这些,要调她去医药总公司工作。
她又不是傻子,从工人的岗位以工代干到招待所,实现了身份的转变和跨越。
从招待所到国际饭店,实现了从股级到副科的进步,这是她人生里想都不敢想的幸福时刻。
现在从国际饭店副总再去医药总公司,不又是一次跨越和进步的机会。
副科进步正科,多少人一辈子的夙愿,她在短短三年之内就完成了从工人到正科的跨越。
你就说她如何不一颗心都交给这个男人,为了他做什么都愿意。
“我要说我喜欢飞机,你还安排我去开飞机啊——”她嗔了李学武一句,嘴角洋溢着忍不住的欣喜和骄傲,在送他上车的时候小声问道:“好久没有见淮茹了,要不咱们仨聚一聚”
聚一聚有什么好聚的。
你要说李学武跟秦淮茹见面少了还情有可原,张松英和秦淮茹都是一个体系,就算日常不见面,平日里开会也总是会见面的。
她就是拿这个当借口,为了“聚一聚”。
他还记得,上一次仨人“聚一聚”还是在她们刚到招待所的时候,太疯狂了,想想都觉得脸红。
“喜欢飞机不一定非要开飞机,”李学武走到车边,看了她说道:“别拿秦淮茹开玩笑了,人家现在是正经人,都有相亲对象了,不太合适。”
“嗯,她是正经人,我不是。”
张松英撅了撅嘴,看了他说道:“那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请你吃饭。”
“再说吧,你也知道我忙。”
李学武悄悄拍了她的屁股,就着聂小光帮开的车门子上了汽车,“回去吧,我走了。”
“再见,秘书长,我想好了就给您打电话。”
张松英摆了摆手,目送了汽车离开,心也跟着男人离开了。
去医药总公司,虽然嘴上嗔着李学武又要折腾她,可心里已经开始思考去了以后该怎么做了。
不提这个意见是他说的,就是再进一步的诱惑摆在她面前,也是不需要多做选择的。
机关里已经有消息传出,国际饭店也在集团化的制度提级范畴之内。
也就是说,即便她不去医药总公司,留在国际饭店不出一两年,也能顺理成章地完成进步。
但谁又嫌进步早呢,她对服务行业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也做出了很多工作和贡献。
关于化妆品行业,她必须承认自己并非是专业的,光靠会化妆是不能说自己懂化妆品的。
她还会吃饭呢,就敢说自己会种地、会种菜、会做饭
每个行业都是系统的,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她要转行做药妆管理,就得重新学习相关的知识。
这是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障碍。
第二道障碍则是人事问题,走出服务体系,她就要在新的工作环境下重新建立人际关系。
医药总公司并不完全是集团的分支机构,部分销售业务还在销售总公司的管理范围之内。
况且同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和专业厂不同,与现有的联营子公司也不同,这次的联营制度更开放。
从聘用的总经理都不是集团干部就能看出这一点,股份制合作更加宽松化,这也代表了总公司内部的人事更为复杂化,来自各个企业的职工集成。
如何从舒适区走出来是一种心态的挑战,如何在竞争区生存下来,又是一种心态的挑战。
她站在台阶下看着汽车离开的方向,刚刚提及秦淮茹并不是为了奖励李学武“三人行”,而是试探着他,有没有考虑过用秦淮茹。
毕竟秦淮茹同他的关系更早,也更牢靠,他们是亲近的邻居关系,比她这单纯的感情可真多了。
就算是先来后到,她也得问一句,不能因为这点事,坏了她和秦淮茹的感情基础。
相比于工作和事业上的进步,秦淮茹更为她看重,毕竟是同李学武结识的桥梁,两人亲密无间。
可从李学武的话里她听出了一些内容,秦淮茹并不在李学武的考虑之中。
或许就是因为她和秦淮茹在工作上的态度不同,才让李学武有了差异化的安排和选择。
秦淮茹的羁绊太多了,家庭牵扯了她太多的心思,况且当上了招待所的所长以后,她觉得自己已经到达了人生的巅峰,没有了再进步的闯劲儿。
应该是来自于内心对未知的恐惧,秦淮茹能做好招待所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应对新事物的信心和决心,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学习新知识。
所以,李学武选择了她,出任医药总公司药妆分公司的总经理。
中草药和化妆品的结合自古有之,保养效果比较化学产品更佳,更符合美容的核心定义。
站在台阶前的张松英已经在考虑如何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将两者结合起来,挖掘出来。
她都听说了,红星厂组建的国际事业部即将在港城建立办事处,作为派出机构,定期安排商业活动和输送人员过去培训学习。
也许这一次她做出了选择,李学武就有可能把她安排在去港城培训学习的名单之上。
一想到这,她也就不纠结了。
李学武还能卖了她不成干!
——
六一儿童节,小朋友们都放假,但家长们不放假,这节日过的有什么意思。
李学武现在还没有感受到这种对儿童节放假的渴望,也许等李姝和李宁长大以后才能享受了。
这天下午,李学武刚从会议室回来,便见办公室里已经有人在等他了。
“秘书长您好——”见到他进门,屋里那女人便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微笑着打了招呼。
“王寒露同志吧,坐坐。”
李学武记忆力还可以,全机关的人他基本上都能认得全,也包括一些印象深刻的。
“刚开完会,还没来得及收拾呢,”他走到办公桌放好了笔记本和文件,笑着对仍然站着的王寒露招呼道:“等了好一会儿了吧。”
“没有,我也是顺路来机关办事,”王寒露是等着李学武来沙发这边坐下了,这才谨慎地搭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刚从委办过来您就回来了。”
“呵呵,赵师傅身体挺好的。”
李学武点点头,轻笑着问道:“上次我还在俱乐部见到了他,说是含饴弄孙,彻底退休了。”
“是,我爷帮我们照顾着孩子。”
王寒露听李学武提起爷公公,颇有些不好意思,又觉得亲近了不少。
觉得不好意思是因为她和景荣那点事一定瞒不过李学武,觉得亲近是因为有了这层私人关系。
景荣之所以愿意用她,也是有这方面的因素。
“秘书长,我来您这没别的事,就是听说您家李姝要到上学的年龄了,所以来问问。”
她关心地说道:“咱们学校的学前教育您是知道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绝对没的说。”
“原来是关心李姝啊,谢谢你了啊——”
李学武并没有在意她的趋炎附势,笑着感谢了一句,而后坦然地讲道:“今年夏天可不就整三岁了嘛,我和她妈妈也在想这个问题。”
“我倒是希望她能早点上学,早点接触小朋友,系统地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是这样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王寒露解释道:“尤其是学前教育。”
“咱们联合学校吸纳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教育体系和思想,希望将两种教育结合,探索适合新时代孩子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她给李学武介绍了很多关于学校和学习的内容,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
“不是我舍不得,是她妈妈舍不得。”
李学武听她讲完,这才笑着说道:“昨天晚上跟我谈的,要把李姝安排在她们单位的幼儿园。”
“一来是离家近,方便接送,有事了也能就近去处理;二来是她妈妈想要培养她的朋友圈。”
他点点头,解释道:“我们家孩子就两个,小的太小,玩不到一块去,我爱人希望她能多认识一些街道附近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长大。”
还有个原因李学武没有说,就是王寒露亲自来请示这件事,让他不敢将孩子放在联合学校。
联合学校的教育资源有多么的优秀他很清楚,这是他一手打造的。
但是,他不敢保证联合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能否公平公正地对待李姝和李宁。
他不是担心两个孩子受欺负,而是怕他们一进入到学校,就成了老师和校长的宝贝。
这对两个孩子不公平,对其他孩子也不公平。
大人的世界可以复杂,可以卷,但别卷孩子,也别复杂了孩子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