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震惊第五机部(2/2)
流程之繁琐,态度之严肃,远超部委机关的日常安保级别。
“部长,这…这研究所的安保也太严格了吧?咱们进部委大院都没这么麻烦。”秘书忍不住低声嘟囔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解和抱怨。
他跟着赵启民去过不少地方,包括一些保密单位,但如此阵仗,还是头一回。
“住口!”赵启民猛地低喝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锐利的目光扫了秘书一眼,冷声道:“不该问的别问,不该说的别说!你懂什么!”
秘书被训得脖子一缩,不敢再言语。
赵启民的内心却掀起了更深的波澜。
他不是不懂,而是太懂了!
这种级别的安保,这种滴水不漏的盘查力度,通常只用于两种地方:
一是涉及最高国家机密的战略要地,
二是…那些为国家做出过卓越贡献、需要最高级别保护的功勋元勋、国宝级的“老同志”们的住所或疗养地!
白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所在的研究所,竟然享有如此规格的安保?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个研究所,或者说,白杨本人所从事的研究,其重要性和敏感性,已经达到了一个超乎他想象的高度!
之前那份文件的重要性,在赵启民心中再次被拔高!
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天才工程师的奇思妙想,这背后,恐怕牵扯着国家层面的重大布局!
心中的疑虑和震惊交织,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和…庆幸!
庆幸自己没有因为文件的来源看似普通而忽视它,庆幸自己当机立断赶了过来!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登记,甚至连赵启民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都被仔细检查了一遍之后,车辆才被放行。
一名穿着制服、神情肃穆的工作人员上了车,引导着他们往研究所内部驶去。
研究所内部,道路整洁,绿化得当,但随处可见巡逻的警卫和隐蔽的监控设施,气氛庄重而肃穆。
建筑多是朴实无华的风格,却透着一股严谨和厚重。
最终,车辆在一栋看起来并不起眼,但门口同样有警卫站岗的办公楼前停下。
“部长同志,请跟我来,白所长在办公室等您。”引路的工作人员客气地说道,但眼神中的警惕并未放松。
赵启民整理了一下略显褶皱的中山装,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心绪,随着工作人员走进了办公楼。
楼道里很安静,只听得到脚步声的回响。
来到一扇挂着“所长办公室”牌子的门前,工作人员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年轻、沉稳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工作人员推开门,侧身让开。
赵启民迈步而入,目光第一时间就落在了办公桌后那个年轻人的身上。
二十六七岁的年纪,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蓝色工装,面容算不上英俊,但眉宇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自信。
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
此刻,他正从桌后站起身,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
“赵部长,欢迎您莅临指导。”白杨的声音不卑不亢,透着一股从容。
赵启民心中暗赞一声,好一个年轻人!
面对他这个第五机部的部长,竟然能如此镇定自若,单是这份气度,就非同一般。
看来那份文件,确实是出自此人之手。
“白所长,你好你好!”赵启民快步上前,热情地伸出手,“冒昧来访,打扰了!”
两人有力地握了握手。
“赵部长言重了,您能来,是对我们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白杨微笑着,引着赵启民在待客区的沙发坐下,并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条件简陋,怠慢之处,还请赵部长海涵。”
“白所长太客气了。”赵启民摆摆手,他现在哪里有心思寒暄客套。
目光扫过办公室,陈设简单,一排排书架上塞满了各种技术书籍和图纸卷宗,桌面上也堆放着不少文件和模型零件,充满了浓厚的技术研究氛围。
抿了一口热茶,赵启民放下杯子,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白杨,开门见山地说道:“白所长,我就不绕弯子了。今天我来,是为了你们所提交的那份关于‘机械化暗挖工法’的技术交流函。”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急切:“那份文件,我看过了。里面的构想…非常大胆,非常…有远见!”
白杨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的表情,似乎早就料到赵启民的来意。
他点了点头,说道:“赵部长过誉了。那只是一些初步的概念设想,主要针对目前首都地铁工程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不!那绝不是不成熟的看法!”赵启民立刻反驳道,语气斩钉截铁,“白所长,你提出的那些问题,正是我们第五机部,乃至整个工程界面临的最大难题!而你提出的那些理念,‘全断面切削’、‘同步衬砌’、‘动态压力平衡’…虽然只是概念,却让我看到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曙光!”
他顿了顿,身体更靠近了一些,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无比的郑重和期待:“白所长,我想知道,这些设想,你…有多大把握,能将它们变成现实?或者说,你们研究所,是否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方案?”
面对赵启民急切的目光,白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一笑。
他站起身,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从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取出了一沓厚厚的、用牛皮纸封面精心装订好的文件。
他拿着文件,走回到赵启民面前,递了过去。
“赵部长,请您过目。”
赵启民心中一凛,连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了那份沉甸甸的文件。
封面上,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只有一行醒目而简洁的标题,是用标准的宋体字打印上去的:
《大型土压平衡盾构机总体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说明(初稿)》
盾构机?!
赵启民的心脏猛地一跳!
虽然之前的文件里没有明说,但他隐隐有所猜测。
却没想到,白杨竟然真的已经拿出了如此具体的方案!
这已经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设计方案了!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封面。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巨大的、折叠起来的总装配图。
小心翼翼地展开,一架结构复杂、充满力量感的庞大机械图形,跃然纸上!
那狰狞的多刀盘切削头,厚重的盾体结构,精密的推进油缸,复杂的管片拼装系统,乃至后方长长的配套台车…每一个细节,都绘制得无比清晰、精准!
仅仅是这张图,就让赵启民这个搞了一辈子机械和工程的老行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