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民间杂谈百篇 > 第107章 民间杂谈故事之对联儿

第107章 民间杂谈故事之对联儿(1/2)

目录
好书推荐: 逆西游之覆灭免费阅读 银河纪年中人类的五十回起落免费阅读 折骨藏娇免费阅读 六零:精神病的我,姐姐们是良药免费阅读 心跳保鲜计划免费阅读 三更讲鬼免费阅读 特别行动组:猎祟高手免费阅读 你惹通天干嘛,他徒弟多护犊子啊免费阅读 僵尸世界:我是林玖,也叫九叔免费阅读 足球:十九岁喜提大器晚成系统!免费阅读

腊月廿三,徽州府城被细密的雪花织成一片银白的世界。破旧的茅屋内,周文启蜷缩在角落,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试图从那罐子里寻出一丝暖意。破瓦罐下,微弱的火苗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映照着土墙上晃动的斑驳影子。

床上,周王氏的咳嗽声一阵紧似一阵,打破了屋内的死寂。周文启急忙放下手中豁口的粗瓷碗,快步走到床边,轻轻拍着母亲的后背。那枯瘦的脊梁,隔着单薄的衣衫,硌得他掌心生疼。他想起前日,为了给母亲抓药,他无奈当掉了父亲留下的夹袄,换来的三吊钱,却连一副药的药引子都凑不齐。

\"启儿......\"周王氏虚弱地唤着,浑浊的眼里泛起泪光,\"那件湖蓝直裰,是你爹留下的......\"

周文启强忍着泪水,将药碗端到母亲唇边,药汤里几片发黄的当归,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格外刺眼。\"娘,春闱在即,儿定能中个进士回来,让您过上好日子。\"他不敢告诉母亲,县学同窗王举人曾托人捎来口信,愿出二十两银子买他的乡试答卷。那可是一笔足以买三石白米、抓十副好药的巨款,但他怎能出卖自己的学识与尊严?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周文启怀揣着笔墨纸砚,顶着寒风向城隍庙走去。年关将近,城隍庙前人声鼎沸,两排竹棚下,红纸金粉的春联铺陈开来,宛如一片喜庆的海洋。周文启在角落里寻得一块青石板,摆好笔墨。他看着砚台里冻成冰坨的墨汁,费了好大劲才将其研开。笔锋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小先生,怎么不写些吉祥话?人家都写'天增岁月人增寿',你这'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算什么春联?\"旁边卖剪纸的老妪凑过来,一脸疑惑地问道。

周文启苦笑一声,正要作答,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清朗的笑声:\"横批可是'南北'二字?\"他转身一看,只见一位青衫男子负手而立,腰间悬着一枚羊脂玉环,温润的光泽在雪光中闪烁。男子虽身着便服,但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气度。

\"先生慧眼。\"周文启连忙搁笔作揖,\"上联缺'一',乃是缺衣;下联少'十',即为少食;横批没有'东西',正是寒门之苦。\"

青衫男子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般机锋,埋没在市井之中,岂不可惜?\"说着,他解下身上的狐裘大氅,递向周文启,\"天寒地冻,这件衣裳赠予小友,莫要推辞。\"

周文启正要推辞,青衫男子已将大氅塞到他手中,转身没入人群。周文启忙伸手摸了摸大氅内袋,摸到一个沉甸甸的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锭雪花纹银,还有一张洒金笺,上面写着:腊月廿八西城门,有车马候君赴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我一商人,你说我是东北王免费阅读 狙击1925免费阅读 穿书后,豪门真千金成了京圈团宠免费阅读 穿越民国,从被军校除名开始免费阅读 海贼:成为海军大将我依旧贪腐免费阅读 鬼怪宿舍:与美艳校花背靠背生存免费阅读 盗墓:开局,我获得九尾狐血脉免费阅读 综影之苏绾绾的成神路免费阅读 盗墓:签到格尔木,获得青龙血脉免费阅读 重生后她摆烂不嫁,国公爷急红眼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