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乱臣贼子(十四)(2/2)
接到卢象升的回信时,陈吉发正在与真定府附近的清军纠缠。
他是不可能听从卢象升建议撤退的。
从崇祯四年穿越以来,整整七年的时间,陈吉发几乎是日夜不休的谋划这些事情,在强大的金手指辅助之下,才有能力站在了明末的舞台上,拥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是绝对不可能拱手相让的。
与此同时,清军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支明军的战斗力绝对不在满蒙精锐之下,而且补给充沛,军纪严明,最关键是开了天眼,行动总是快清军一步,仗打得格外憋屈,在东线抢劫,危险性高,收益很小。
因为得到了军饷的卢象升从北面压迫的关系,多尔衮现在只有选择攻打真定府,才能继续扩大他的“狩猎空间”,摆脱一直缠在身边的这支明军。
与此同时,清军也启动了隐藏在明廷的细作,拿到了胶州营的一些资料。
多尔衮看后,觉得有希望招降这支部队。
信使晚上到达近卫营,要与领军“海寇”商谈。
陈吉发本不想理他们,不过是想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佯装同意,请人进来。
信使先是奉上一箱金银珠宝,各种杂乱物件都有,显然是抢来的。
“我家主子说了,您若是能归顺大清,许您旗主之位,并封赐世袭爵位。这份承诺不光对您,也对胶州营其他将官有效。”
这使者是个汉人,举止谈吐看上去像是个读书人,刚刚剃的光头上留着青茬,看上去丑陋又滑稽。
陈吉发笑了笑,让人叫来袁继咸。
“督师,清军来使,某不敢妄断,请您裁决。”
袁继咸本来被软禁许久,一直不得脱身。
偷偷托人送出去的信件也都石沉大海,本以为自己落入贼军,怕是要以死殉节了。
却没想到这帮贼人好吃好喝供着,并不为难他。
今日还请他来,见识这么一出好戏。
袁继咸这人做事不咋地,对大明朝的忠心还是有的。
听闻来龙去脉,上前便对使者叫骂。
“你们算什么东西!加官进爵,得是我们圣上的恩典,不过东虏小贼,也配同我等谈论赏格?!”
使者面露轻蔑,拱手道:“我家主子敬重的是这支黑甲军的将校,尔等只会乱吠的恶犬,有何资格在此大言不惭?”
袁继咸气的够呛,与使者对喷起来。
不多时,监军吴直也来了,他见场面有些混乱,便将陈吉发和王国禄拉到屏风后。
“到底作何计较?你们让这人在营中喧嚣,不怕动摇了军心?你们本就被朝臣诟病,若是被有心人参上一本,又该如何向圣上交代?”
王国禄喏喏不敢言语,陈吉发略一思索道:
“属下是不怕的,反正都是袁大人在接洽。不过,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不如驱逐出去吧。若是有人拿这个做文章,还请吴公公为我等秉公执言。”
“呵,咱家眼里只有圣上,你少在这里套近乎。”
吴直忍耐陈吉发,无非就是看上他能打仗,能立功。
此战之后,必将简在帝心,或许能回归中枢。
“属下按吴公公的吩咐办就是。”
“咱家觉得此獠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不若剜去一目,再送回敌营,以儆效尤。”
“没问题。属下这就去办。”
袁继咸和那使者吵的正起劲,突然从帐外涌入几名兵士,不由分说将使者按在地上,刺瞎左眼,拖了出去。
袁巡抚见了全程,惊吓愤怒交加,紧握着拳头在原地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不多时,便有小厮进来请他回去,自始至终,监军太监与那群兵痞都未与他说一句话。
使者回了营,多尔衮见他这副惨状,知道劝降是不成了,于是又召集贵族议事,商讨下步行动。
那些贵族这些天也都听说了这支胶州营的难缠,又听说北面卢象升的大军如今也黏在后面紧追不舍,都不赞同此刻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