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董尧(2/2)
“今日采买的时候买了一把。”宁致远道。
“你买二胡干什么?”李慕白问,“你还会这个?”
“我不会。”宁致远道,“为了掩人耳目罢了,若是只采买兵器,难免会引人注目。”
“那可真是巧了。”白薇道,“既然他说他是拉二胡过活的,咱们不得好生的欣赏一番?”
“旅途无聊,也算是个消遣了。”李慕白道。
董尧的去留就这样定了,林贤君见已经无事,便转身回了房间,继续制药。
等董尧收拾好后,林贤君才被穆白溪拉出来,欣赏二胡。
董尧已经被洗刷了一遍,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是个苍白的消瘦的男子,瞧着也不过二十几岁的模样。负责给他洗刷的人汇报过,他身上带着不少的伤,有陈年旧伤,也有新添的,再加上他消瘦孱弱的身体,确实很符合他的述说。
宁致远将一把二胡交给董尧,董尧倒是很懂事,他知道这是在试探自己。毕竟自己是个藏在箱子里,偷偷上船的人,谁能轻易就相信呢?
董尧摩挲着手里的二胡,又拿鼻子闻了闻:“公子的二胡是把红木的啊,比我从前把可好多了。红木的声音圆润纯净,比紫檀的声音更清亮几分。”说着便拉动起来。
干净的声音流淌在船舱里,众人相互看了看,这董尧确实是个会拉二胡的。
一曲终了,众人皆鼓掌。
“不错,是能靠这个手艺吃饭的。”白薇道。
“多谢姑娘赞赏。”董尧摸索着将二胡放在一旁,动作十分的小心轻柔,生怕磕坏了二胡,“小人还不知如何称呼各位恩公。”
“我姓宁。”宁致远道。
“见过宁公子。”董尧也没追问宁致远的姓名。
“我姓李。”李慕白也有样学样,不说姓名。
“李公子好。”董尧对着李慕白的方向点点头。
剩下的人也都介绍了自己的姓,但也都没说名。
董尧则偏着头,努力的记住每个人的声音,和姓对上号。
“董尧多谢各位恩公了。”董尧道,“等到了达县,还望各位恩公能驻足停留一日,容小人略杯薄酒一杯,聊表谢意。”
“到时候再说吧。”白薇道,“不过我有个问题想问你。”
“小姐请讲。”董尧道。
“你来时,是坐的船吗?”白薇问。
“正是。”董尧道,“搭的一艘货船。”
“那你可路过了万山县?”白薇道。
“小姐是想问万山县的水匪吧?”董尧很机灵的道,“那万山县的确是有水匪的,路过的船只都是要交过路费。我当时带了不少的银子,搭的是一艘很大的货船,那货船的主人是常年在这条水路上跑的。早早的就打通了水匪的路子,提前就备了孝敬的银钱,所以并没有被为难,很顺利的就过了。”
“是这样啊。”白薇点点头。
“各位贵人是头一次去那边吧?”董尧道,“不要听外头的传的那般邪乎,水匪也是人,也是要吃喝的。若是不用动刀动枪就有银钱可拿,他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只要银子备的足足的,就不会有危险。”
“那我们只需要备足了银子就无虞了对吧?”李慕白道。
“小人虽眼盲,但自小就在江湖上讨生活,小人能感觉出来,各位贵人不是缺钱的主。”董尧道,“只要备足了银子,就没事。”
“那就好。”宁致远道,“我们船上带了不少从京都采买的贵重物品,就等着去蜀中好生的赚一笔呢。”
“各位贵人来的时间不对,蜀中每年夏日有个极其盛大的赏荷节,那个时候才是做生意的最佳时候。”董尧道,“如今已经入秋,生意怕是不会好了。”
“那还真是可惜了。”宁致远道,“我们是第一次出门,欠缺些经验。”
“做生意嘛,多跑跑就懂了。”董尧笑道。
“是啊,多跑跑就懂了。”白薇道,“我看你一身的伤,正好,君儿,你替他诊治诊治。”
“啊?”董尧闻言立刻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各位贵人愿意捎带小人一程,小人已经是感激万分了,如何能再耗费药材?”
“无妨, 你也说了,我们不是缺钱的主。”白薇道,“我也略通几分医理,一起去看看吧。”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恩人了。”董尧心知这些人并没有完全的信任自己,也不再推辞,他们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完全的配合,才能打消疑虑。
董尧起身,拄着一根棍子,他是藏进箱子里的,也没有带手杖,船上的人便随着摸了根长棍子给他当手杖。那棍子是挑东西用的,很长很重,他拿着很吃力的样子。但他并没有提出要换一根的想法, 而是费劲的拄着手杖跟着林贤君走。
白薇,李慕白和宁致远看着董尧的背影。
“如何?”李慕白低声问。
“暂时看不出破绽。”宁致远道,他方才言语间试探了一番,确实是没有破绽。
“再看看吧。”白薇道,“宁致远不是已经把饵放了吗?”
“你再看看他的伤,确认一下。”李慕白道。
“嗯。”白薇点点头,跟着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