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日渐升温的感情(2/2)
作为弟弟的沈知许虽然很想帮自家阿兄,可不过十一岁的他也不知该从何帮起。
白家人虽看出了沈知渊和白洛溪之间出现了问题,可白洛溪带回燕窝这件事成功的转移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若不是断崖陡峭太过危险,只怕白海佑兄弟已经划船过去抄了金丝燕的家。
白洛溪共带回了八十六盏燕窝,而这些燕窝的挑捡工作就花了她接近七日。
每天瞪着大眼睛去挑燕窝里面的细小绒毛,对她来说简直是一个挑战,若不是水生在一旁耐心的陪着她,她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不过好在结果是喜人的,虽然一盏燕窝没有卖出几十两的高价,但八十三盏燕窝还是入账了近六百两。
虽然白洛溪曾说这些是给大丫的嫁妆,但这么一大笔银钱卞老太怎么会同意。
最后经过几房人协商,在县城买了五亩上等良田和一套十二件银制头面作为大丫的嫁妆。
白洛溪却觉有些不足,自掏腰包在县城置下了一座二进小院作为给大丫的添妆。
白家人都知道白洛溪手中有笔不菲的银钱,因此对于这二进院都没有多言。
即便是卞老太都没有驳斥这件事,毕竟大丫在闺中没少替白洛溪做活计。
而大丫的嫁妆也成了小小渔村里茶余饭后的谈资,不少人都说白大丫是苦尽甘来,当然也有少部分人眼红说白家是拿钱打水漂,有去无回。
不管村民们是如何议论,总之张家听到风声后入了心。
张川生有三子,虽说最是看重长子,可对于娶长媳这件事,他们一家的原本打算是出聘金二十两。
二十两聘金在十里八乡来说也是难得的大手笔,可如今潮渔村传出的消息来看,自家的二十两却是有些上不得台面。
见自家男人愁的眉头都快打结,王氏也跟着心焦,柔声劝慰道:“这件事也不怪你,谁能想到白家会如此大手笔,实在不行咱们就添些银两,总不至于太难看。”
“添自然是要添的,但怎么个添法却得好好想想。”
王氏有些搞不明白,“这还有什么可想的?咱们家的家底在那里摆着呢,添个几十两也就到头了。”
“所以我在想等老大成亲后,要不要把县城的海货铺给小两口。”
“啥?”白氏听的大惊,“你是咋想的,咱们可不止老大一个儿子,还有老二老三呢,眼看着孩子都大了,你这么干不是让他们兄弟离心吗?”
“我又不是老的不能动了,以后自然能再给他们兄弟置办下家业,可白家这门亲事咱们必须办的漂亮,你要明白老大的前程就系在白家身上。”
王氏见男人说的邪乎,有些半信半疑,白家不就是办了个作坊,开了个小食铺,值得当家的这么吹捧。
不管心里怎么想,在去白家下聘那日,她依然笑容满面的奉上了九十九两的聘金和一间海货铺。
张家这样的大手笔自然又让小渔村议论了好久,只是不等村人们或羡慕或眼红的多说什么,一个重磅消息砸的他们晃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