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天象异变的杀机(2/2)
武照在心中十分明白,眼前的这个局面,既是一个危机四伏的陷阱,也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机遇。危机在于,如果她应对不当,很可能会被萧淑妃和王皇后联手打压,从此在这后宫中永无出头之日。但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一旦她能够巧妙地利用这个机会,就像一位高明的将军在战场上抓住敌军的破绽,给予致命一击,她就能彻底打破宫中现有的平衡。
她渴望成为真正的掌权者,不再受制于他人的阴谋诡计。她要让那些曾经轻视她、打压她的人都知道,她武照绝非池中物。她在心中迅速地盘算着各种应对之策,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敢。她知道,这一场后宫的权力之争,就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只有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才能在这残酷的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的赢家。
夜幕深沉,幽谧的观星台上,繁星闪烁却透着一股莫名的诡谲。王皇后、萧淑妃和武照三人伫立于此,表面上看似围坐在一起,正煞有介事地商讨着应对当下奇异天象的对策,可实际上,每个人的心底都如那波澜暗涌的深潭,各自藏着不可告人的心思。
王皇后率先按捺不住,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沉默。她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几分紧张与惶恐,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陛下,今夜这奇异的天象,实乃不祥之兆啊!定是上天察觉到了我大唐某些不妥之处,这是对我大唐的严厉警示。我们必须立即筹备举行一场盛大的祭天大典,诚心诚意地祈求上天的原谅,只有这样,才能平息上天的怒火,保我大唐国泰民安。”她一边说着,眼神中满是焦急,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着衣角,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一线挽救大唐的希望。
萧淑妃听了王皇后的话,不禁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她微微扬起下巴,轻蔑地说道:“皇后娘娘,您以为一场祭天大典就能轻易解决眼下的问题吗?这也太过天真了吧。依我看,这背后分明是有人在故意捣鬼,说不定就是某些心怀不轨之人,故意散布这些谣言,以此来扰乱人心,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说着,她一边漫不经心地整理着自己的发髻,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斜斜地看向武则天,那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和敌意,仿佛已经认定了武则天就是那个幕后黑手。
然而,武照却丝毫没有被萧淑妃的眼神所影响,她依旧不慌不忙,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仿佛这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她优雅地端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说道:“萧淑妃所言也不无道理。在这复杂的局势面前,我们确实不能排除有人从中作梗的可能性。不过,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而忽视了这奇异天象所传达的警示。上天的旨意神秘莫测,或许这正是在提醒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平日里的行为,是否有失偏颇之处。我们身为大唐的重要人物,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天下苍生,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祸。”她的声音沉稳而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
在这看似平静的对话背后,一场看不见的暗战已然悄然拉开了帷幕。王皇后的惶恐、萧淑妃的怀疑和武照的从容,都在这观星台上交织碰撞,预示着一场更加激烈的争斗即将来临。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就在这时,王皇后突然发现,观星台上的浑天仪不知何时被人毁坏了。她脸色大变,指着浑天仪说道:“陛下,这浑天仪乃我大唐观测天象的重要仪器,如今被人毁坏,定是有人蓄意为之。”
萧淑妃心中一惊,她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亲信。她怀疑是自己的人干的,但又不敢确定。她强装镇定地说道:“这肯定是有人不想让我们观测天象,故意破坏浑天仪。我们一定要彻查此事,找出幕后黑手。”
武照却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她发现,王皇后在看到浑天仪被毁坏时,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她心中暗自思忖,这其中必有蹊跷。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武照突然发现,王皇后佩戴的一枚玉佩,竟然是隋炀帝的旧物。她心中一动,计上心来。她故意大声说道:“陛下,您看皇后娘娘佩戴的这枚玉佩,可是隋炀帝的旧物?”
李治闻言,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隋炀帝乃亡国之君,王皇后佩戴他的旧物,这无疑是犯了大忌。王皇后脸色苍白,她连忙解释道:“陛下,这是臣妾祖上传下来的,臣妾并无他意。”
武照却不依不饶,她继续说道:“皇后娘娘,这玉佩乃是亡国之君的旧物,您佩戴在身上,岂不是不吉利?更何况,如今又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这难道是巧合吗?”
王皇后被武照说得哑口无言,她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她知道,武照这是在故意陷害她,想要借此机会将她扳倒。
萧淑妃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得意。她觉得武照和王皇后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自己正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武照的计划还不止于此。她暗中派人将王皇后调换凶兆记录的事情透露给了李治。李治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他觉得王皇后竟然敢欺君罔上,实在是罪不可恕。
王皇后见事情败露,心中懊悔不已。她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她必须想办法挽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