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朝堂纷争起,圣妃功过辩(1/2)
云朝皇宫,金銮殿内,气氛庄严肃穆。阳光透过殿顶琉璃瓦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线,映照在殿中众人身上。皇帝云圣武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端坐在龙椅之上,面容沉稳却难掩眼中的欣喜。
“报——”一名传令兵疾步踏入殿中,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禀报道:“启禀皇上,边境传来捷报,皇后圣妃大元帅率领大军,又一次大破敌军,敌军节节败退,我军已收复多座失地!”
云圣武龙颜大悦,忍不住拍案而起,“好!好一个圣妃,好一个大元帅!朕果然没有看错人!”
殿下的众位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恭贺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气势恢宏。
然而,就在这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周丞相却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拱手说道:“皇上,皇后领兵打仗,屡传捷报,固然是好事,实乃我云朝之幸。但微臣听闻,皇后私自将军队全部进行改革,以她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整编部队。此举虽看似提升了军队战力,可其中难免不让人揣测,皇后是否有不轨心思?”
云圣武的笑容瞬间凝固,目光如电般射向周丞相,质问道:“周丞相,你此言何意?皇后为朕分忧,为云朝百姓征战沙场,屡立战功,你却在此无端猜忌,可有真凭实据?”
周丞相不慌不忙,再次拱手,神色凝重地说道:“皇上,臣并无确凿证据,只是军队乃国之根本,皇后此举,未向皇上请示,擅自做主,实有越权之嫌。再者,皇上的六位皇子公主,也跟着上了战场,不在皇宫中学习礼仪和治国之道。长此以往,云朝的江山社稷,由谁来继承?这关乎我云朝的未来,还望皇上三思啊!”
云圣武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圣妃的能力与忠诚,可周丞相所言也并非毫无道理。军队改制如此大事,圣妃确实未曾与他商议。而孩子们跟着上战场,虽能历练,但皇家的传承和培养,也不容忽视。
这时,礼部尚书张尚书也站了出来,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皇后已离宫将近一年时间,后宫不可无主。如今皇后忙于战事,短时间内恐难回宫主持后宫事务。为了皇家血脉的延续,也为了后宫的安稳,陛下应尽早选妃,充实后宫。”
云圣武心中一阵烦闷,原本的喜悦被这接连的奏请搅得烟消云散。选妃一事,他并非没有想过,但他心中始终只有圣妃一人,对其他女子并无兴趣。可如今朝堂大臣纷纷进言,他又不得不慎重考虑。
“众位爱卿,此事容朕再做思量。皇后为云朝立下赫赫战功,朕不能寒了她的心。至于皇子公主的培养,朕自会安排妥当。选妃一事,也需从长计议。”云圣武缓缓说道,试图平息这场突如其来的纷争。
然而,周丞相却不肯罢休,继续说道:“皇上,皇后私自改制军队,此乃大不敬之罪。即便她有战功,也不能掩盖这一过错。若不加以惩处,恐难服众。”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有的大臣点头附和,认为周丞相所言有理;有的大臣则面露犹豫之色,觉得圣妃功大于过,不应如此苛责。
“周丞相,你莫要得寸进尺!皇后在前线出生入死,为云朝抵御外敌,你却在这朝堂之上,对她百般刁难,究竟是何居心?”大元帅府的一位亲信将领忍不住站出来,怒视着周丞相。
周丞相冷哼一声,说道:“本相一心为云朝社稷着想,何错之有?你不过是皇后的人,在这里大放厥词,莫非是想包庇皇后?”
“你……”那将领气得满脸通红,拔剑欲向周丞相冲去,却被周围的侍卫拦住。
云圣武见状,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呵斥道:“都给朕住手!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众人见状,纷纷跪地请罪。云圣武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说道:“周丞相,朕知道你关心云朝江山,但皇后的功绩不可磨灭。
金銮殿内,气氛愈发凝重。众位大臣齐齐跪倒在地,身姿伏低,那整齐划一的动作仿佛是一场不容置疑的宣告。他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这空旷而庄严的大殿之中:“陛下,请为云朝江山着想,广纳妃子,为皇室开枝散叶!”这声音里,既有对皇室传承的忧虑,更有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恳切。
云圣武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复杂。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纠结与无奈。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大臣们,这些平日里辅佐他治理国家的臣子,此刻的请求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与圣妃相处的点点滴滴。圣妃,那个与他携手走过多年的女子,她的聪慧、果敢,她的温柔与坚韧,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他们一同经历过风风雨雨,圣妃不仅在后宫将诸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他毫无后顾之忧,更是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挺身而出,奔赴战场,为云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他心中,圣妃的位置无人能够替代。
然而,大臣们的话也并非毫无道理。云朝江山,传承千秋万代,皇室血脉的延续至关重要。如今圣妃离宫近一年,虽不断传来捷报,可后宫空虚,皇家子嗣的数量对于王朝的稳定和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