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修路计中计(2/2)
乌拉台村村主任热合曼,为人忠厚,闷着头抽了一会烟,说道:“老杨,修路这事你说句话。”
杨益民闷闷地坐在热合曼身旁,喝着闷酒。
楚君语气坚定地说:“修公路不是什么高科技,主要拼的就是劳动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条公路一定能修成。如果你们三个村这次放弃了,这条公路不知何年何月才会再被人提起。”
修路的念头,从楚君踏入山口村的那一刻起,便如一颗种子悄然萌芽。那是一股不服输的信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他的心中熊熊燃烧,驱使他一路披荆斩棘,坚持到了现在。当他拿到那张红头文件,站在书记、乡长面前立下军令状时,那番斩钉截铁的话语,宛如离弦之箭,破空而出,已无退路可言。然而,如今面对三个村的村干部们,他们那消极的模样,却让楚君的内心满是失望与焦急。
楚君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语气中带着恼怒:“你们担心什么,我心里一清二楚,不就是既出钱又出力嘛!可是天上哪会掉馅饼?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当初我提出建设蔬菜大棚的时候,在座的有谁真正相信能搞成?可如今呢?大棚马上就要出苗了!以前我们这里六月份种不了蔬菜,主要是天气太恶劣,暴雨太急太猛,蔬菜根本等不到长大就会被冻死、砸死。可如今有了大棚,不仅夏天,就是冬天,我们也能吃上新鲜蔬菜。我们不仅能自己吃,还能卖出去,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可现在,山路难行,即便有了蔬菜,又该如何运出去?还有煤炭、铁矿石、砂石料、砖头、水泥,这些货物的外运都会受到限制。我们三个村共有人口1680人,区区十公里的距离,投资不过百万,难道真要让这条山路几十年都无法修好?你们当村干部的就不脸红?”
他的声音在饭馆内回荡,让原本沉重的气氛更加紧张。他目光如刀般扫过在座的村干部,声音愈发严厉:“我看我们三个村村干部都是窝囊废,遇到困难只知道逃避,只知道耍嘴皮子!如果这次就这样放弃,以后你们的儿子娃娃再提起修路的事,你们又该如何面对?”
遣将不如激将。杨益民突然站起身,大声说:“楚乡长说得有道理,这一次我们不能再犹豫了,修路,龟孙才不修路!”
杨益民继续说:“买买江,热合曼,你们两个回村以后,先找村干部、老党员、基干民兵开小会动员,然后再开村民大会,给村民把道理说透,有蔬菜大棚这件事打底,村民心里都有本账。寻个黄道吉日,我们就开始动工。”
杨益民外表粗犷,内心却很精细,他看了一眼楚君,把第一个难题丢给了他,“楚乡长,修路就得有施工图纸,图纸的事情,你就负责解决吧。”
楚君见工作局面已经打开,心境大悦,说:“没问题,施工图纸由我负责。我们两边可以共同进行,杨主任,你和两个村主任把三个村施工界线标记出来,把预计的工程量统计出来。买买江,你是煤矿的老板,安全生产、采买施工工具、放炮员培训取证、小四轮用的柴油、工具设备维修点等工作由你负责,吐尼亚孜,你让三个村的会计负责记录出工人数、天数、土方量,按这三项指标折算成工分,做好记录备份,以后我们村委会有钱了,是要给干活的村民发钱的。齐博,你负责施工现场的全盘工作,达吾提做你的助手,由你随时调配。指挥部临时帐篷搭建、修路的宣传工作、作业区的安全工作,都是由你负责。”
齐博说:“三个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我准备每个小组发一面红旗,插在施工现场,同时,在10公里的施工道路的标志线上插上彩旗,把修路的声势造出来!”
众人点头称是,楚君说:“这办法好,起码体现了我们三个村修路的决心和气势。”
修路,楚君想了太长时间的事情。今天,楚君终于与三个村的村干部达成了共识。这一刻,仿佛是破晓的曙光,驱散了此前的阴霾,让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
接下来的喝酒场面,气氛畅快和活跃起来。
沙吾提一直坐在主位上,静静地看着这场辩论会。在唇枪舌剑、火花四溅的争吵中,他看到了楚君的坚定与执着,看到了村干部们的顾虑与多谋,看到了彼此的矛盾与冲突;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剖析中,他看到了楚君的真诚与担当,看到了村干部们的反思与转变,看到了双方达成共识的曙光。在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的讨论中,他看到了楚君对修路的急切渴望,看到了村干部们对责任的重新审视,看到了大家对改变命运的共同追求。
有些人天生就拥有领袖的气质,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吸引周围的人心甘情愿地追随。这种气质并非仅仅来自权力或地位,而是源于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他们仿佛自带光芒,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也温暖和鼓舞着身边的人。
楚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让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种气质并非高高在上的威严,而是一种平和而坚定的力量。他总是以一种温和而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无论是村民、同事,还是上级领导,他都能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亚尔乡的日子里,楚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种领袖气质。他从不抱怨环境的艰苦,也不在意权力的大小,只是默默地做好每一件事。他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用自己的努力为这片土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地,他们开始主动跟随楚君的步伐,支持他的每一个决定。
沙吾提看着楚君,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楚君的坚持和执着,就像一座灯塔,在黑暗中照亮了前行的方向。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从前那样沉默,不能再只是旁观者。沙吾提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对楚君和村干部们大声说道:“同志们,和未来,来,干杯!”
酒足饭饱,沙吾提已是微醺,脚步踉跄。楚君等人小心翼翼地将他扶上车,再三叮嘱司机小张一路上多加照顾。小张爽快地答应了,发动车子,小车便如一阵风般,一溜烟地消失在山路上。
送走了沙吾提,楚君转过身,对村干部们说道:“我们现在去蔬菜大棚看一下情况,然后我们再开会商量公司加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
村干部们纷纷点头,随后骑上摩托车,随着楚君向蔬菜大棚的方向驶去。摩托车马达声在山间回响,打破了下午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