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千门36天局 > 第10章 诱狼离窝

第10章 诱狼离窝(2/2)

目录
好书推荐: 狂武医尊免费阅读 攻略危险反派,BOSS对我致命沦陷免费阅读 我在女子监狱修仙,出狱已无敌免费阅读 七零肥妻逆袭,冷面军少宠不停免费阅读 玄幻:敢怀别人的种,那就永世为奴吧!免费阅读 携崽强势回归,渣总求复合?没门免费阅读 王者:他搅屎棍,谁让他打比赛的免费阅读 全星际都知道元帅他在吃软饭免费阅读 欺负校花后,她竟成了女皇免费阅读 祁同伟:扛匾跪军区,家父赵蒙生免费阅读

“这可是真的么?”董卓似有不信。

“千真万确。”李肃说得很肯定:“请太师今天就动身。”董卓沉吟片刻,摇摇头,道:

“即使皇上有此意,吾料众臣一时不服。众人不服,我做皇帝也没有意思。算了吧,李肃!你马上回去禀奏皇上,就说我董卓心意领了,还是让他自己再坐一段时间的龙椅吧!”董卓的拒绝,大出李肃意料之外。他赶忙说:“太师代汉称帝,乃众望所归,谁敢不服?王允司徒早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太师回京受禅。太师如不信,可命人进京探视。”

“王允筑‘受禅台’一事,早就有人告诉我,我自然相信。”董卓沉吟道:“只是有一人未回到我的身边,我暂且还不能动身。”

“太师说的是吕将军吗?”李肃急问道。董卓长叹一声,颔首不语。

忽见李肃侍从中,有一位长胡子大汉趋前跪伏于地。李肃手指跪伏者问道:

“太师,你看他是谁?”

董卓凝视片刻,终于认出来了,不禁惊喜地呼唤道:“奉先吾儿!”

“父亲在上,受不肖孩儿奉先一拜!”吕布连连叩首。

董卓离席亲扶吕布起来,让他在自己身旁坐下。董卓恐吕布记念前嫌,赶紧一番好言抚慰。吕布亦谢过不遑,唯唯受教。董卓携着吕布的手,信心大增地说;

“奉先儿回到我的身边,孤龙椅坐成矣!”

“父亲放心,孩儿再也不离开父亲半步。”吕布颤声道。“奉先,吾登九五,你当为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吕布拜谢不迭。

“太师,今日好天气,又是黄道吉期,太师可动身入朝,登九五之位。”李肃顿首道。

“好,好,天助我也。”董卓大笑:“李肃,吾一坐龙椅,就封你为司空。”

“臣谢主隆恩!”李肃赶忙跪拜,行君臣大礼。

貂蝉在寝房内透过珠帘,看到大堂里这一幕幕滑稽剧,只觉得好笑,但她怎么也笑不起来。不但笑不起来,还觉得一阵阵撕心裂肺般的剧痛。此时,她的一颗心只向着董卓身上。她看到董卓的头上笼罩着一层厚重的死亡阴雾,连他的豪爽笑声听起来都有些像鬼魂的嚎叫,好刺耳,好吓人,令她透心彻骨的寒。

不知为什么,她今天看到的吕布比往日矮了许多,越看越觉得他正一尺一尺地矮下去。她觉得吕布今天的表演实在像一个跳梁小丑,好猥琐,好恶心,使她不由自主地吐出“卑鄙”二字。她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董卓父子今日之反目成仇正是她一手促成,只记得董卓是心爱着自己的丈夫。但是这位英雄一世的丈夫,终因鬼迷心窍,皇欲熏心,被人捉弄,即将走上断头台,她感到可怜、可悲、可叹,甚至还感到愤愤不平!

李肃、吕布走出门后,董卓笑容满脸地走进来向貂蝉告别。貂蝉知道这是死别,悲伤的泪水如决堤的湖水汹涌澎湃。董卓见状道:

“爱姬,我一受禅位,就册封你为贵妃。这是喜事,你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反而哭了?”

“二郎…”

貂蝉见董卓死到临头还蒙在鼓里,真想提醒他一句。但一转念,又是什么也没有说。

董卓以为貂蝉不忍心同自己暂别,便安慰道:“你放心,三天之后我们夫妻就可以相会了。”貂蝉已经没有眼泪,幽幽道:

“贱妾已经算过,三天后的二十三日夜晚,我们夫妻一定能相会。

两人说的相会时间都是在三天后,但相会的地点,他说的是朝廷,她指的是地府,各有所指。

“我走了。”董卓转身欲走。“二郎!”

“什么事?”董卓回首。

“你今早起床,防身软甲还没有穿呢!”貂蝉知道董卓之死是不可避免。但她想最后尽一点妻子的职责。

“你看,我急着想做皇帝,连软甲都忘了穿。”

军人出身的董卓向来警觉性很高,即使他认为有吕布护卫,万无一失,但自我防卫的措施还是做得很严密。

貂蝉破例地帮董卓穿衣服。但是,当她想起这个与自己有过

八个月肌肤之亲、老当益壮的躯体,将成为一具惨不忍睹的死尸时,不由得双手颤抖,哆哆嗦嗦好半天,才把他的衣服穿好。

4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巳时,郿坞上空的太阳,突然被一抹乌云掩盖着。随即,天空不明不白地下了几滴雨。

董卓内穿防身软甲,外罩太师朝服,大摇大摆地步出来,坐上拟銮舆的“竿摩车”,前遮后拥,出郿坞城堡大门,望长安城进发。五百名护卫的羽林军,夹道如墙。吕布跨上赤免马,手执方天画戟,紧紧相随。跟随的还有主簿田仪和两名贴身家奴。李肃则策马前头开道。

董卓临行时一家四代大小三百多口都到城门口送别。唯貂蝉不在送行的队伍中。她委实不愿意遇上见利忘义的吕布,也不忍心再看走向死亡的董卓。奉董卓之命留守郿坞的左将军董旻、中军校尉董璜,一直送到三十里之外才返回。

董卓的车骑头一日一路顺风,跑得很快。抵达一百里外的周至县,才刚刚暮四合。当夜,有十数字小儿于城东郊外作歌。歌曰: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千里草,何黄黄?

十日卜,将灭亡。

歌声反复唱和,越唱越悲切,越唱越凄凉,终于传进董卓和吕布下榻的城东驿馆。董卓已上床,虽未听清歌词的内容,但却听得烦燥起来,忙命吕布将唱歌的小孩杀了。吕布口里答应着,但只将他们赶跑。

第二天起来,继续赶路。车刚出周至县东城门,董卓所乘的四轮“竿摩车”,忽然折了一轮。董卓惊问李肃,这是何兆?李肃忙道:

“这是弃旧换新,正应太师将乘金銮辇之兆也!”

董卓想想有理,深信不疑。车无法修理,董卓改为骑马。可是马走了一段路,便不肯前进,竟蹲伏于地喘气。李肃怕董卓狐疑,赶紧讨好地说:

“太师原是千岁之躯,现为万岁之体,此马自然不胜负荷,才如此慵累。”

董卓对李肃的话,不但不疑,还暗暗窃喜。

后来连连换了三头马,都是如此。这样走走停停,整整一天才走至离周至县城七十里的户县。第三天,吕布只好把自己的赤兔马让给董卓骑。很有灵性的赤兔马初见董卓,仿佛老奴遇故主,先是颔首流泪,然后驮着他飞奔而去。

赤兔马日行千里,只半天,便来到长安城的北掖门外。这是四月二十三日午后。北掖门外人山人海,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看热闹的人。突然,一个青袍白巾的道人从人群中走出,直走到董卓的赤兔马跟前。只见他手执一根细长的竹竿,竹竿上缚着

一条长方形的白布,白布上下两头各书一个“口”字,两口相迭正是“吕”字。他口中连连高呼:

“布啊,布啊。”

董卓一心只想早点入城受禅位,没有注意道人是谁,更没有悟出道人的哑谜,只是觉得这个道人有些古怪,便问吕布:

“这个道人何意?”

吕布觉得这个白发银须的道人似乎在哪里见过,却记不起来究是何人。但是,道人分明是在影射他,他心中十分恼火,便骂道:

“神经病!”

“把他赶走。”董卓怒喝道。

李肃一见道人,便认出他正是退隐三个多月的董卓谋士李儒。他怕李儒的突然出现,坏了王允的全盘棋,未等董卓发话,早命兵士把李儒乱棒驱走。

道人李儒在围观的人海之中淹没了,还放声高呼:“布啊,布啊!”

董卓虽觉讶异,但他自恃势大,谁莫敢予毒,眼下又有五百名羽林军夹护,特别是有义子吕布和心腹将李肃前后侍从,谅无他虞,乃放心地施施然前行。

将至北掖门前,赤免马忽然停住,昂首长嘶,不肯向前半步。董卓至此不禁怀疑,回语吕布,意欲折回。吕布答道:

“已至阙前,势难再返,倘有意外,有儿在此,还怕什么!”吕布亲扶董卓下马,让他改乘一辆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手推车,由吕布亲自扶着车轮直入北掖门。

进门后,董卓回首见田仪和五百名羽林军都没有跟进来,大门便已关闭,怀疑陡增,便问走在车旁的李:

“我的羽林军呢?”

“太师勿惊,关起大门的宫内如司躲在金水缸里那么安全,何须羽林军?”李肃道。

车至未央殿门口,王允带士孙瑞、黄琬、杨瓒等一批大臣,手执宝剑,列队两行,在殿门口迎候。

董卓见状,大惊失色,急问李肃:“他们为何执剑?”

李肃不答话,觑准董卓胸,持剑便刺。不料董卓衷甲在身,格不能入。李肃来不及再刺一剑,便被猛醒发怒的董卓飞起一脚,将剑踢飞丈余之远。

此时,王允大声宣道:“反贼在此,武士何在?”

随着王允这一声喝令,持戟的武士们像洪水般涌出,团团把董卓围在核心。

仿佛回到三十多年前的西羌战场,董卓抽剑下车,左冲右突,连连劈倒了几个武士,比时,他不再恐惧,竟哈哈大笑道:

“本太师在此,谁敢叛逆造反?”

董卓依然大有威力,武士们不明真相,不知该站在哪一边,纷纷倒戈逃遁。李肃从地上拾起一戟,向董卓后脑袋刺去。董卓闻声,头一偏,举手抓戟,没想到腕上却被戟钩刺伤,鲜血顿即迸出。李肃又是一戟,将董卓的如山身躯戟倒在地,李肃见机不可失,连连出戟刺。跌倒地上的董卓像一堆肉球在地上打滚,李肃连刺数戟都无法刺中他的要害。

董卓突然想起吕布,大叫道:“吾儿奉先何在?”

“孩儿在此!”吕布手执方天画戟从车后钻出。“你为何不助我一臂之力?”董卓坐在地上责问。“父亲见谅,孩儿奉诏讨贼。”吕布低头道。

董卓如梦初醒,方知自己最信任的人正是最靠不住的贼。此时他才悟出道士的哑谜,才后悔没听李儒的逆耳忠言。不知哪来的力气,他从地上一跃而起,指着吕布的鼻子,怒骂道:

“你这条庸狗,竟敢如此叛变我?我要你死在我的前头!”董卓还想做垂死的挣扎,使尽毕身之力,举剑向吕布刺去。吕布用画戟格开董卓这垂死前的最后一剑,顺势向他的咽喉轻轻一戟,便使这个位至高无比的太师一命呜呼了。

城门打开了。董卓的主簿田仪带着五百名羽林军冲了进来。执戟在手的吕布,从怀中拿出士孙瑞事先起草的诏书,高声宣读道:

“董卓大逆不道,上欺天子,妄图篡逆;下虐生灵,狼戾贼忍。他多行不义,导致哀鸿遍野,经济崩溃。吕布奉诏讨贼,其余人不问。”

众人皆在原地站立不动,大呼万岁。唯田仪和董卓的两名贴身家奴见主公死得可怜,不顾一切地扑向董卓的尸体,放声痛哭。

吕布挥起画戟,一戟一个,三人立毙于董卓的尸体旁,成了他的殉葬品。吕布厉声道:

“董卓死有余辜,谁敢抗旨,此三人就是榜样!”

李肃将董卓的首级割下来,亲手交给王允。王允双手接过血淋淋的董卓头颅,像捧着千年珍宝,似抱着丰硕的胜利果实,紧紧地揣在怀里,深怕它从手中脱落。他张大鹰视般眼睛,冷笑不迭呼喊道:

“董卓呀董卓,你中计了!”

董卓首身异处,庞大的躯体倒在未央宫前的血泊之中了。宛如长安京都一样高厚的郿坞城堡没能庇护他;五百名手持刀枪剑戟的羽林兵没能保护他;青盖金华的“竿摩车”没能把他载往垂涎已久的皇帝宝座,却把他载向了历史的断头台。

董卓之死,朝野吏民皆大欢喜,一阵又一阵的山呼万岁声响彻宫里宫外。长安街头唱歌跳舞,一片欢腾。妇女卖掉珠宝服饰,买肉沽酒,相互庆贺,充满了街市。人们像过新年一样,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免费阅读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免费阅读 觉醒恋爱系统,我发动世界大战免费阅读 一本万道书:六皇子他赢麻了!免费阅读 逍遥紫衣侯免费阅读 穿成傻王爷,每天都让反派破防免费阅读 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免费阅读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免费阅读 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免费阅读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