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孩视太子(2/2)
朱苗连忙离席,伏于殿中道:“殿下,臣知错了。”
“臣见大兄有抱怨殿下之语,却是顾念着维护殿下,不辨场合就与他争辩,虽无蔑视皇后于殿下之意,但确实是有违礼法,又搅扰殿下兴致,伏请殿下赐罪。”
“孤责你言语不当,你倒是将罪责推到孤的身上了这是知罪吗”刘辩瞥了他一眼,虽是怪罪之语,但任谁都能听得出语气柔和了许多,“你这分明是不知罪!”
“阿望,拟旨!”
“卫将军举止失仪,言辞悖慢,令其戴罪立功,半月后率部出征平定泰山郡叛乱。若凯旋而归,必有封赏,倘铩羽败绩,则两罪并论,依军法从事。”
在场几人都有些茫然,虽然他们不了解泰山郡叛乱的规模,也不懂军事,但他们却都不认为朱苗有什么军事才能。
舞阳君更是担忧地看向何皇后,希望她能开口为朱苗说情,同时余光有些愤然地瞥向何进,心中不免对何进多了几分埋怨。
老身为你们兄弟二人求取差事,你何遂高倒好,在这搅得大家伙都不安宁。
何皇后对着舞阳君轻摇螓首,示意她稍安勿躁。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性情她还是清楚的,纵然他当真恼怒,也断然不会置朱苗于死地。
知晓其中详情的何进与朱苗,前者紧咬着牙关,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而朱苗则是心中暗笑。
太子若是当真恼怒于他,当唤他“卫将军”,而非唤他“二舅父”。
再者,他话里看似推脱罪责,实际上就是在向太子表忠心。
何进那厮对殿下有怨怼之意,我忍不了,我必须怼他,我不觉得我错了,殿下你罚我我也要怼!
刘辩嘴角微微露出一抹不易觉察的笑,原本还在为平叛主将的身份苦恼,又不欲令何进染指兵权,却是忘却了朱苗这么一位合适的主将。
朱苗虽说没有名将的本事,但排兵布阵还是大致能妥当的,而且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懂事。
届时沮授任军长史为他排兵布阵,华歆监督后勤辎重,黄忠领射声校尉部坐镇中军,赵云、张郃、颜良、文丑四将为爪牙,这般阵容平定泰山郡叛乱绝对是手到擒来。
而何进则是面色愈发难看了,他今日本就是向皇后谋求平叛主将的身份,所以才有了这样一出家宴,结果却成全了他朱苗
刘辩注意到了何进难看的脸色,但瞅着这副难看的臭脸,反倒是令人心情舒畅,颇为下饭。
其实他也不介意与何进多亲近亲近,外戚制衡士族也是大汉的老传统了,他也并非不能给何进进步的机会,但奈何他却总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
不仅始终亲近今文学派士人,站在士人的角度多次反对过他的政令,还试图以长辈的身份劝他不要亲近卢植这些古文学派的野学异端,应该大力扶持今文学派这个官学正统。
而且何进始终将自恃大舅父的身份,孩视他这个当朝监国太子,实际上大汉帝国真正的掌权者。
说句实在话,舅舅在两汉算什么东西
两汉被天子整死的舅舅可不在少数,何进能活到现在,完全是看在何皇后的面子上罢了。
一顿好端端的家宴,就在何进与朱苗二人的搅和不欢而散,刘辩也坐着乘舆回了永安宫。
喝了几盏酒的刘辩早早地睡下了,却不料数名邮卒身背赤白色文书囊,连夜叫开了广阳门与上东门后匆匆入城。
街道两旁的府邸中,有人登梯上墙望向那些身着红色服饰的邮卒。
那是四百里加急的邮卒,莫非又有大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