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困兽犹斗(2/2)
朱元璋站在城头,双眼圆睁,目眦欲裂。他紧紧盯着眼前这一幕,眼中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这不可能!!”他的声音在风中颤抖,带着无尽的绝望与不甘。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金陵城头。就在这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的时刻,一支玄铁箭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呼啸着从远处飞驰而来,“嗖”的一声,重重地钉在了坚实的金陵城门之上。那玄铁铸就的箭身,散发着冰冷而凌厉的气息,仿佛带着无尽的威慑。
城门口的守军们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纷纷瞪大了眼睛,待他们回过神来,看到箭上绑着的卷帛时,无不面露惊惶之色。军中有人小心翼翼地将那卷帛取下,呈递给主将。主将双手接过,缓缓展开,只见帛书之上,赫然只有八个大字:“负隅顽抗,诛灭九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杀机,让人不寒而栗。
在金陵城中的营帐之中,朱元璋正与麾下众将商议战事。一名亲兵匆匆入内,单膝跪地,将那卷帛呈上。朱元璋接过帛书,目光在那八个字上游移许久,随后缓缓攥紧了拳头,那帛书在他的手中瞬间被攥得粉碎。朱元璋仰头大笑,笑声在营帐中回荡,带着几分癫狂,几分决然:“好!好一个宋青书!此等霸气,当真令人胆寒啊!”
突然,朱元璋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拔出腰间佩剑。那剑刃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只见他将剑一挥,割下了自己袍角的一截。随后,他身形一闪,来到徐达面前,将那截袍角掷给徐达,神色严肃而又带着几分戏谑地说道:“把这‘降表’送过去——就说三日后,我亲赴鹰愁涧请降!”徐达接过袍角,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对朱元璋决策的信任。他转身离去,背影在阳光中显得有些落寞,又似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决心。
鹰愁涧·落日峰
在那朱元璋的“降表”送至明教大营三日后,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鹰愁涧上。四周万籁俱寂,唯有一片死寂与阴森弥漫在空气中。就在这静谧得让人胆寒的时刻,一名黑袍人悄然现身。
他仿佛是从那无尽的黑暗中凭空出现一般,悄无声息地朝着明教大营的方向而来。每踏出一步,脚下那皑皑霜雪竟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缓缓凝结。那凝结的霜花边缘锐利如刀,闪烁着幽冷的寒光,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莫名的威严。
与此同时,山风也骤然停歇,原本在山谷间呼啸穿梭的冷风仿佛被施了定身之术,一丝一毫也不再流动。整个世界仿佛在这一刻都为他而静止,唯有他那坚定的脚步声,在这死寂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明教宋青书。”来人声音沙哑,仿佛是历经了岁月的沧桑与磨难的洗礼。那声音犹如金石相击,却又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力量,让人的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敬畏之感。
“老夫‘北溟剑尊’冷无痕,受故人之托,保朱元璋一命。”冷无痕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久久不散,仿佛在这鹰愁涧落日峰上刻下了他那神秘而庄重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