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心意和舞会邀请(2/2)
“谁都能参加吗?”
龚雪眼睛闪亮,显然对这个舞会感兴趣。
张力微笑道:“只要是厂里人都行。”
“可我不是北影厂的。”
“你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张力微想了想,答道:“雪姐,你和胡老师关系好啊!只要胡老师参加,就少不了你的份。”
“哎呀,乱说什么呢!”
龚雪害羞,右手往张力微腰间软肉招呼上。
“哎呦,雪姐,你害羞了!”
“还说!”
两女在宿舍打闹起来,一时之间,欢声笑语不断。
张力微走了,一番话搅得龚雪患得患失,倒不是因为舞会,而是胡为民。
她在想,要是胡为民邀请她,她是去还是不去呢?
……
隔天,胡为民就收到了舞会邀请。
他本人对这个什么舞会一头雾水,记忆里,这个年代似乎对舞会之类封禁挺严格的。
直到梁晓生过来解释,他才明白情况有变。
1979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突然出现在了政府的联欢会上。
此次舞会被央视纳入春节联欢晚会内容,通过荧幕向全国展示,进一步扩大了社会影响。民众首次在主流媒体上看到消失二十年的交谊舞场面,激发了民间对舞蹈文化的关注。
尽管官方尚未全面放开,但部分城市已出现自发组织的非正式舞会。年轻人通过模仿大会堂舞姿,在单位礼堂、家庭院落等半封闭场所尝试跳交谊舞,形成“半地下”的娱乐活动
到了国庆节,官方再次通过高规格活动释放对交谊舞的默许态度,进一步推动肢体解放从精英圈层向民间渗透。
有意思的是,这场舞会的参加者中有一个特殊的家伙,他叫王硕。
当时王朔为青岛海军某部现役军人,因探亲返京期间获得入场券,得以参加这场高级别活动。他身着军装出席,与舞会上逐渐流行的“喇叭裤、尼龙衫、电子表”等时尚元素形成鲜明对比
当时,他看到的是无数穿戴时髦的青年男女在跳华尔兹,大厅里响彻着《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这一切让他很不习惯。
在这个保守与开放混淆,迷茫与摇摆杂糅的年代,正如王硕所写:
“我感到世道变了,我和我身上这身曾经风靡一时令我骄傲的军装都成了过时货。正在跳舞的人们已经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裤、尼龙衫,烫了头发,手腕戴着电子表,还有人在说英语。
回到部队,我不再写入党申请书,也不再抢着打扫厕所、替战友洗衣服表现自己多么努力地在学雷锋。我跟我们头儿说我有办法买到日本产的彩色电视机,揣着部队养海带挣出来的三千块钱,去广东倒腾彩电去了……”
以上,就是文化圈和舞会的一些小小关联。
当然,现在的王硕还只是兵哥哥,还没展现出他的写作天赋。
胡为民问,“北影厂举办的舞会都有谁参加?”
“除了咱们北影厂的人外,还有受邀请的嘉宾,比如为民你。”梁晓生笑着道。
“别提我,还有更高层次的人吗?”
“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就是个小小编剧,机密我哪配知道。”
胡为民干咳一声,又问,“那个,《甜蜜蜜》剧组的人参加吗?”
“我听说王导和谢导参加,其他人我就不清楚了。”
他又装模作样问道:“唐国蔷和龚雪同志呢?他们是电影的男女主角,总不能被拒之门外吧?”
“我听说嘉宾能邀请一位同伴去。”此时,梁晓生已经洞悉他的目的,于是,他似笑非笑道:“为民,要不你试一试邀请龚雪老师同去?”
胡为民心下有种被人看破的尴尬,他面上却丝毫不露破绽,“嗯,我和唐老师、雪姐关系都不错,既然有参加舞会的机会,不喊他们也不合适。”
“那你是同意了?”
“嗯,时间呢,什么时候举办?”
“就在这周周末。”
胡为民算了一下,周末是三月二十三号。
时间还挺合适的。
……
次日,胡为民再次出现在片场。
他先是找到谢铁丽,确定舞会嘉宾能邀请一位同伴。
然后,他趁着拍摄的间隙,找上了龚雪。
胡为民不喜欢和人打哑谜,于是单刀直入道:“雪姐,你应该也听说北影厂周末要举办舞会的事了吧?”
“嗯,听说了。”龚雪轻声道。
胡为民目光灼灼的看着她,“雪姐,这次舞会北影厂邀请我参加,但我缺少个舞伴,想邀请你一起去。”
“啊,为民,你……你邀请我参加舞会?”龚雪小嘴微张,说不出的吃惊。
她没想到,胡为民是真敢张这个嘴啊!
这一刻,她的心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