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两难之间的权衡(1/2)
第一百四十六章:两难之间的权衡
在陈凤孕期的这段日子里,李富贵与她始终保持着密切的电话联系,宛如一条无形的丝线,将两人紧紧相连,对她的身体状况和孕期的点点滴滴关怀备至。
那日午后,诊所里难得一片静谧。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如同一层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洒在摆满各种草药的柜台上,空气中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淡淡药香,那是岁月与自然交织的独特气息。李富贵正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翻阅一本纸张泛黄、边角微卷的陈旧医书,书页翻动间,仿佛能听见历史的低语。专注的神情仿佛让他沉浸在另一个古老的医学世界,在那里,智慧与经验如繁星闪烁。
突然,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诊所里回荡。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来电显示,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神中瞬间流露出一抹关切与温和,宛如春日里的暖阳。随即接通电话,语气轻柔地说道:“喂,阿凤啊,今天感觉怎么样?身体没什么不舒服吧?可别累着自己,现在你可是两个人呢。”
电话那头传来陈凤轻柔的声音,带着孕期特有的一丝慵懒,仿佛午后的微风:“师父,我挺好的,就是肚子越来越大,感觉像是揣了个沉甸甸的小西瓜,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行动变得有点不方便了。您呢,最近忙不忙呀?是不是又有好多乡亲来找您看病?”
“我啊,还是老样子,诊所里每天都有些乡亲来看病,鸡场那边也时不时得去盯着,生怕出什么岔子。这鸡场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得时刻操心着。你现在可是特殊时期,行动一定要小心,多注意休息,别累着自己。要是有什么想吃的,就跟家里人说,可别委屈了自己和肚子里的宝宝。”李富贵关切地叮嘱道,眼神中满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仿佛能透过电话看到陈凤的模样。
两人又亲切地寒暄了几句后,陈凤的语气渐渐变得有些犹豫,电话这头的李富贵似乎都能感觉到她在电话那头微微皱眉的模样。顿了顿,陈凤缓缓说道:“师父,其实我今天打电话,是我老公让我跟您说个事儿。他得知您有一张很厉害补肾丹的方子,对那张方子特别感兴趣,想问问您能不能卖给他。他说只要方子到手,以他的资源和渠道,一定能把这方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李富贵微微皱眉,手中的医书轻轻合上,发出一声轻微的闷响。他缓缓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对面墙上挂着的一幅古朴的针灸穴位图上,思绪似乎也随着这目光飘远了。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说道:“阿凤呀,叔没考虑卖方子。你也知道,叔现在有鸡场,这两年鸡场的生意虽说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还算稳定,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诊所这边每天也有生意,乡亲们信任师父,师父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而且在日化厂还有些股份,再加上工资,生活上确实不缺钱。这方子对叔来说,可不只是一张写满字的纸,它承载着爷爷一生的心血,是家族的传承,所以真没打算卖。师父想把这份传承好好保留下去,以后说不定还能传给更有需要的人。”
陈凤轻声“嗯”了一声,电话里传来她思索的沉吟声。过了一会儿,她又说道:“师父,那合伙办厂呢?我老公说他愿意出大部分资金,您这边出技术,咱们一起把这事儿搞起来,以这方子的效果,肯定能赚大钱。他还说,这样不仅能让方子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能为您带来更多的收益,您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李富贵听到这话,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秀芳两天前拜托他的事情,眉头不禁微微拧紧。他心里清楚,如果能促成陈凤老公在荆县投资办厂,既能帮到秀芳老公贾强,让他在仕途上有所助力,又能让陈凤这边的合作有个良好的开端,这或许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毕竟这事是自己两个情人提出的,也算是对她们的负责。但这其中涉及到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要谨慎考虑,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麻烦。
李富贵沉思了好一会儿,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打着心中的算盘。缓缓说道:“阿凤呀,你如果能说服你老公在荆县投资办厂,这合伙的事嘛,还可以考虑下。荆县这边政策好,政府对招商引资非常重视,各种优惠政策不断,就像给投资者搭建了一个坚实的舞台。而且这里自然资源丰富,那些珍贵的药材漫山遍野都是,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对办厂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再说了,师父也一直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出份力,看着家乡能越来越好,师父心里也高兴。要是能通过这个方子,带动家乡的经济发展,那也算是了了师父的一桩心愿。”
陈凤一听师父有意向答应,顿时兴奋起来,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透着满满的喜悦,仿佛阴霾中突然透出的阳光:“那行,师父,您这个意思我一定跟我老公好好说,把荆县的优势都给他讲清楚,我觉得他应该会考虑的。您就安心等我消息吧!我跟他说的时候,一定把您的想法和对家乡的这份心意都传达到位。”
“好,你跟他好好商量商量,要是有什么想法,随时跟叔说。不过,投资办厂可不是小事,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从厂址的选择到生产流程的规划,从人员的招聘到市场的开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或者疏忽,给以后留下隐患。”李富贵又语重心长地叮嘱了一番,眼神中满是慎重,仿佛在给即将出征的战士传授经验。
挂断电话后,李富贵深知此事的关键在于让陈凤的老公王建军切实看到在荆县投资的巨大优势和广阔前景。他略作思考,决定先从全面了解王建军的投资意向和需求入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立刻给秀芳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李富贵的语速不自觉地加快,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秀芳啊,陈凤这边我已经说了,她答应去跟她老公商量在荆县投资办厂的事儿。你让贾强赶紧收集些荆县的优势资料,越详细越好,比如土地政策,得把优惠力度、使用年限这些都列清楚,最好能做成图表,一目了然;市场潜力这块,要分析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别是和王建军公司业务相关的领域,要重点突出;还有交通便利程度,公路、铁路、物流等方面都不能落下,要把咱们县的交通网络优势展现出来。另外,想办法了解下王建军公司的业务范围和投资偏好,咱们得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的几率。这事儿可不能马虎,一定要尽快办好。”
秀芳在电话那头认真地听着,不时轻声回应,将要点一一记在心里,最后坚定地说道:“好的,叔,我马上跟贾强说。您放心,这事儿我们一定办好,绝对不会掉链子。贾强对这事儿也很上心,他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挂了秀芳的电话,李富贵缓缓走到窗边,双手背在身后,望着外面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着思索。他深知这两件事相互关联,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后续的发展,必须小心翼翼地处理。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决定等陈凤那边有了消息,就找个机会约王建军和贾强一起面谈,把事情的细节和利益分配都谈清楚,争取让这两件事都能顺利推进,不辜负两个情人对他的信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