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效仿楚武王(2/2)
“君上三思!”
“此乃大逆不道之举!若是如此,巴国必遭无妄之灾!”
……
姬长伯不语,过了许久,等众人悄悄安分了些。
姬长伯这才缓缓开口,声音如古井无波:“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细说缘由。”
他转身走向大殿中央,宽大的衣袖在烛火中投下摇曳的阴影。
“楚武王熊通当年自称‘王’时,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如今形势更甚——天子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连祭祀用的青铜器都要向诸侯借贷。这样的周室,还有何威信可言?”
姒文颤巍巍地站起身,花白的胡须不住抖动:“可礼法不可废啊!若擅自称王,必遭天下共讨之!当年楚武王虽僭越称王,但楚国地处南蛮,中原诸侯尚可容忍。而我巴蜀之地——”
“正因如此,才更要先发制人。”姬长伯突然提高声调,手指重重戳在地图上的汉中位置。“诸位请看,汉中北接秦国,东临庸楚,西连蜀地,南控巴中。四战之地,若不能以雷霆之势立威,迟早被群狼分食!”
“如今,我姬长伯以巴君之身,统御巴、蜀、汉中三地,带甲十万,战骑五千,大小城池六十五座!只有我,才能让汉中安稳,只有我才能让秦、庸不敢觊觎汉中!”
大殿内一片死寂。褒国世子盯着地图上那个被姬长伯按得凹陷的位置,忽然觉得那就像褒国命运的缩影——在强权的碾压下,终究要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巴君打算如何应对周天子?”世子声音干涩。
姬长伯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三月后,我会派使者携重礼前往镐京。汉中本就不在周室分封之列,我们只需向天子‘禀报’立国之事,而非‘请封’。”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的读音。
姒文倒吸一口凉气。这分明是要造成既定事实!可当他看向殿外黑压压的巴国甲士,又看了看世子晦暗不明的脸色,终究把话咽了回去。
“至于世子所虑的得国不正...”姬长伯忽然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公子林与楚将项黎的密信副本。信中明确写道,待攻下汉中后,将扶植公子林为傀儡,将褒国宗庙迁至楚地云梦泽。”
“什么?!”褒国世子猛地抢过竹简,手指颤抖得几乎握不住简牍。
姬长伯趁势上前一步:“我巴国出兵,实为保全姒姓宗庙。如今以汉中立国,既全了褒侯托付,又保姒姓血脉延续。他日史书工笔,只会记载是巴国挽褒国于既倒。”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世子颓然坐回席上,手中竹简啪嗒一声掉落在地。
他终于明白,从烽火点燃那一刻起,褒国的命运就已经不在自己手中了。
“三日后祭天...”世子喃喃道,忽然抬头直视姬长伯,“我要亲自为小妹主持婚礼。”
姬长伯眼中精光一闪,郑重行礼:“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当夜,汉中城头悄然换上了黑底金凤的巴国姬姓王旗。
待所有人散去,姬长伯带着侍从们返回汉中城外大营。
关押公子林的牢房里,姬长伯居高临下的看着面前披头散发的青年,心中怜悯。
“我已经按照君上的意思,写下了那封联楚秘信。君上可否放我一条生路?”公子林近乎哀求的看向姬长伯。
“公子不必忧虑,我既然答应了你的,就会做到。况且,我即将迎娶姒好为妻,你是我姻亲,我更不会对你不利。”
闻言公子林才稍稍放下心来,但是姬长伯接下来的话,让公子林的心再次沉入谷底。
“不过,你兄长告诉我,若要汉中臣服,必须把你交给他。”
“不,不可,万万不可……”
姬长伯笑而不语,看着公子林慌张的样子,心中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所以,我给你两条路,你自己选。”姬长伯笑着说道,但是这笑容,让公子林心中一紧。
“第一条路,我把你交给世子,我也很好奇,世子想要你干什么。”
“第二条,第二条……”公子林毫不犹豫。
“第二条路,你自行了断,我会厚葬你,对外宣称你是畏罪自杀。如此,也能保你全尸,留些体面。”姬长伯淡淡地说。
公子林惊恐地瞪大双眼,身子不住地颤抖。
“不,我不想死……君上,求求您,再给我个机会……”他声泪俱下,苦苦哀求。
公子林瘫倒在地,眼神绝望。
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内心挣扎万分。
过了许久,他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悲凉。“我选第二条……”
“其实我这里,还有第三条路,只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走这条路。”
姬长伯好整以暇的看着公子林,“巴国和蜀地南部之间,有一片区域,常年闹洪水,人口稀少,但土地肥沃,若是能疏通水利,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也未尝不可变成一片休生养息的好去处。”
“泸地需要一个大夫。”姬长伯看着眼中充满希冀的公子林,说出了第三条路。
公子林整理衣袍,深深一拜。
“我公子林,愿为泸地大夫,为君上整理江水河道!”
姬长伯笑着点点头,“邓无言!”
身后邓无言闻言出列,“领兵两千,随公子林南下泸地,听候差遣,保护公子林人身安全,不得有失!”
邓无言沉声道,“诺!”
此间事了,姬长伯便离开了关押公子林的地牢。
“君上,我们接下来去哪里?”身后如花轻声问道。
姬长伯站在牢房门口,犹豫了许久。
“去见见她吧。”
如花会意,立即命令锦衣卫,出发。
“公子,你让褒国世子去蜀南,公子林去泸地,这是何意?他们可是亲兄弟,您难道不怕他们勾连?”邓牧这些年跟在姬长伯身边,已经有了一些政治嗅觉,可惜不多。
“公子林叛变,逼死了褒君,失了褒国国柞,褒国世子恨不得把他活剐了,怎么可能和他勾连?公子的意思,定是想让他俩在蜀地南部互相牵制罢了!”邓矢解释了一句。
姬长伯笑了笑,“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其实最根本的,是因为这兄弟两皆有些才能,又互相有些仇怨。让他们共处一地,也算是我的一点制衡罢了。”
“况且他们再怎么闹腾,卢林和米福安镇守新津,乐山等重镇,他们也闹不出什么水花。”姬长伯的话让众人心中叹服。
此时,在更远的东方,城固方向的天空阴云密布,大将邓麋的军报一路飞驰,刚刚送达汉中城外巴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