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三百对三百(2/2)
毕竟姬长伯骑兵配备的连弩,只有五十步射程,战车弓兵满弓的射程却能达到一百步。
战车弓兵的箭矢还是射中了数十名骑兵,重伤数人,其余靠着皮甲扛住了伤害。
两边相向而行,距离迅速拉近,姬伯越的骑兵也配备了连弩,但是普遍没有马鞍。
接下来,五十步范围内,两边骑兵连弩互射。
“咻咻咻……”弩箭破空声不绝于耳。
姬伯越的骑兵,弩箭准头极差,铜制箭头甚至射不穿锦衣卫骑兵的皮甲。
而锦衣卫骑兵的铁质箭头,穿透力极强,准头又足,靠着马鞍,射击稳定性极强。
“呃啊!”一时间,楚国战车和巴国骑兵,中箭惨呼声不绝于耳。
秦军将领,褒国世子,巴国领军,楚国主将,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所有人暗暗吃惊,姬长伯的军队,以往都是在巴国境内,或者蜀地征战,具体战况都是道听途说。
但是这一次,锦衣卫作战的地方,是汉中,是门户,是四战之地!
锦衣卫的骑兵,绕着巴楚战车兵和骑兵不停骑射,“咻咻”之声如同一首死亡之歌,带走了一个又一个巴楚士卒的性命。
五十步内,锦衣卫的连弩又稳又准又狠,楚军战车兵指挥率先意识到不对,连忙挥动令旗,分散掉头,试图返回巴楚主力,寻求庇护。
但是锦衣卫的骑兵,如同附骨之蛆,行动迅速,无论战车怎么加速,减速,转弯,掉头,就是甩不掉锦衣卫的骑兵。
两军始终维持在五十步以内,眼看着战车兵和骑兵吃亏,楚军主将指挥部队加快行军,试图接应自己的骑兵部队。
但是邓牧根本不给机会,一直到所有锦衣卫骑兵的弩箭匣射空,才恋恋不舍的掉头回军。
回军路上,还用骑兵专用的长矛,勾住战场上无主的马匹和战车,奔回本阵。
“君上!幸不辱命!”邓牧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一拜。
姬长伯朗声大笑,走上前,拍了拍邓牧的肩膀。
“好样的!没给我丢份!”姬长伯大喜。
然而秦军和巴楚联军的脸色就完全不一样了。
秦军将领的脸黑的快赶上秦军的黑色战甲了。
巴楚联军更是在接到败退的骑兵和战车之后,驻足不前起来。
战车和骑兵奔袭,差点全军覆没,这对士气的打击实在太大,步卒已经有些畏惧了。
最后锦衣卫撤退,勾走马匹额操作,更是让巴楚联军主将和指挥气的七窍生烟。
更令巴楚联军将领恐惧的是,这样的骑兵,在城固那边,有足足两千多骑!
如果没有猜错,此时这支骑兵,已经开始追击自己这支孤军深入的渗透部队了。
没有任何犹豫,巴楚联军指挥,下令撤军,只留下还在与陈仓军对峙的秦军,一脸懵逼。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秦军将领犹豫许久,最终决定,鸣金收兵,靠着褒国世子夫人在自己手上,一路退向陈仓。
褒国世子的陈仓军,一路尾随监视,直到秦军退出陈仓,并归还了褒国世子夫人。
此战正式宣告,褒国并入汉国!
而锦衣卫的威名,也开始崭露头角,在诸侯国之间广为流传。
巴楚孤军返回城固的路上,则遭遇了追击而来的邓麋部骑兵,果然如那将领所猜测的。
这支骑兵,同样是快速近身,然后五十步外清空箭匣,步卒方阵死伤惨重,战车和骑兵遭到重创,只能依靠弓手勉强还击。
可惜移动靶不是那么好射中的,邓麋部骑兵几乎没有什么损耗。
而随着这支先头部队的损失惨重,巴庸楚三国,都在奇袭汉中这个策略上,吃了大亏,于是再也不敢分兵突进了。
只能老老实实的围困城固,依靠营寨和汉江与邓麋的骑兵周旋。
汉中之危解除,姬长伯收拢锦衣卫,与杜襄阳的宫城卫,一同返回了汉中城。
祭天典礼礼毕,姬长伯拿到了汉中褒君印玺,正式接过褒国最高权柄。
随后,书信各地总督,并将定都汉中之事传达各地。
汉中城墙上,姒好款款走下城墙,姬长伯看到姒好面无表情的样子,心中有些心疼。
这个原本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在褒国一连串的政治斗争中,变得远超常人的理性和稳重。
“我刚才在城外看到城墙上长了个芋头。”姬长伯走下马车,迎着姒好走了过去。
姒好闻言,先是一乐,随后仿佛想起了什么,鼻头一红,眼泪就唰唰的流了下来。
姬长伯知道,当初她与父亲共同前往阆中买纸,如今父亲自焚亡国,姐姐也远嫁江州。
几位哥哥或互相残杀,或陷于敌军包围。
“褒英部主力,已经进入城固城,协防。邓麋部骑兵也协助防御城固。虽然兵力不占优势,但是稳住局势,保证城固不失,是没有问题的。”姬长伯说了一下城固的情况,也算是给姒好一点安慰。
“二哥关在哪里?我想见见他。”姒好询问道,他知道公子林没有死,不然姬长伯是不可能控制住城中叛军的。
姬长伯摇了摇头,“你最好不要见他,就当他已经死了吧。”
姒好闻言盯着姬长伯看了许久,最后轻轻叹了一口气,“他毕竟是我哥哥,哪怕他罪行累累,只要他还活着,他就还是我的哥哥。”
“过两天,陈仓局势稳定,姒明就回来了。”
“好。”姒好点了点头,姬长伯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自己最好不要在公子林的身上过分纠结,要说哥哥,褒国世子姒明和城固的公子棋才是自己的现在应该关心的人。
“我既然决定定都汉中,过些日子便要安排巴国迁都的事宜,恐怕要离开汉中一些时日。”姬长伯和姒好一起回到马车上。
“嗯。”姒好应了一声。
“我准备让姒明南下蜀南,封其为蜀南侯,过些日子就让他去就番。”
姒好闻言有些惊讶,但是转念一想,又释然了。
姬长伯想要控制汉中,必然不会让自己的世子哥哥继续留在汉中的。
“二哥也会南下么?”
姬长伯有些惊讶的看向姒好,她竟然猜到了自己的谋划。
“嗯,毕竟是封疆诸侯,虽然现在的蜀南是一片荒地泽国,但是日后若是壮大,难免威胁蜀地整体局势。”
“那你再派一名主官,一名武将,协助大哥便好。”姒好平淡的说道。
姬长伯表情非常精彩,“你真这么想?……”
姒好看着窗外,“我不希望兄弟相残,父子相杀的事再发生了。”
姬长伯恍然,于是默默颔首,“我会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