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大唐凌烟志 > 第7章 神秘相师之谶语点燃改姓易代之乱

第7章 神秘相师之谶语点燃改姓易代之乱(1/2)

目录
好书推荐: 在崩铁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免费阅读 万界剑系统免费阅读 全球病变:活尸狂潮!免费阅读 找个宅男女神回上古免费阅读 三次转世后,我跑去打网球了免费阅读 海贼:出海两年半,建皇级海贼团免费阅读 诸天旅客免费阅读 林宇尘在灵幻世界免费阅读 赌石:从捡漏鉴宝开始暴富免费阅读 小叔子成了准男友,未婚夫急红眼免费阅读

因李渊的“举报”之功,暂时缓解了隋炀帝杨广对他的猜疑,这里咱们强调一下,是“缓解”并非是“消除”,因为隋炀帝杨广的猜疑成性,在中国历史众多帝王里,他是最具代表性的。

隋朝末年,农民揭竿起义的事件时有发生,更要命的是,当时社会上还在广泛流传着让隋炀帝杨广惊悸不安的两句谶语“桃李子,有天下”“杨氏将灭,李氏将兴。”

这两句看似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在反隋的浪潮中,犹如投入一颗威力巨大的深水炸弹,让原本暗流涌动的时局变得更加波涛汹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剧了天下混乱的局面。

显然,能够散布这样一字千钧之谶语的人,绝非等闲之辈,他能够洞悉时局,深谙人心。不仅加重了隋炀帝杨广对身边朝廷官员的猜疑,更让李姓家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李姓“救世主”则像深潜于大海深处的巨型潜艇,起初被动隐匿于暗处、观望犹豫,在感受到排山倒海般的压力后,开始缓缓浮出水面,不得不主动迎接这场关乎家族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这两句谶语,又仿若催化剂一般,加速了隋朝末年的历史演变,历史的巨轮如脱缰野马般开始加速前行,驶向一个充满变数、风起云涌的未来。

首先因这两句谶语丢掉性命的是李浑。李浑,字金才,是隋朝初年的重要人物,出身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的显赫家族,其父李穆是北周时期的名将,曾救过宇文泰的命,并对北周的建立有着重大贡献。李穆去世后,李浑继承了家族的显赫地位。

李浑在北周时期曾任左侍上士,隋朝建立后,因父功被封为安武郡公,并升至大将军。李浑为了继承父亲的爵位,曾请求大舅哥宇文述帮忙,并承诺事成后每年送他一半年赋作为报答。

宇文述,字伯通,本姓破野头,是鲜卑族人,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人,娶李浑姐姐为妻。他是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子,也是隋末枭雄宇文化及的父亲。在隋灭陈之战中担任行军总管,领兵三万南渡,为隋朝统一南北立下了战功。他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在政治舞台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参与了隋炀帝杨广的继位过程,并在隋炀帝继位后,被拜为左卫大将军,改封许国公,在朝廷内部位高权重。

李浑,堪称中国历史上因背信弃义而遭受灭顶之灾的典型代表人物。

有史料记载,李浑在宇文述的帮助下成功继承爵位后,生活变得极度奢侈。他纳了百余位美妾,沉迷于享乐之中,完全忘记了曾经对宇文述许下的承诺。

在公元615年,宇文述因李浑未兑现承诺而心生怨恨,就利用民间流行的谶语“李氏当为天子”作为借口,诱骗李浑的儿媳宇文娥英,让她诬告李浑等人密谋造反,最终导致李浑被隋炀帝下令斩杀,李浑家族32人被处死。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也显示出在封建社会对谶语等迷信的利用是比较经常的,而且效果显着。

另外两个深受谶语影响的就是李渊和李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博德之门3:从螺壳舰开始新生免费阅读 漂亮笨蛋他又在修罗场免费阅读 名柯:医学教授日行一善免费阅读 绝杀!NBA冠军教练的奇迹时刻免费阅读 绝世唐门,神剑开天,逍遥剑仙免费阅读 便利店古通今,我娇养失宠小皇子免费阅读 我,工匠大师,你让我拯救世界?免费阅读 傅诗淇你活该免费阅读 方舟:开局前文明,我制造米亚尔免费阅读 舰长,你是不是强的过分了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