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浩州血战,唐军退守绛州(2/2)
这里的木版年画承袭宋代“平阳版刻”遗风,门神题材《神荼郁垒》至今仍沿用唐代吴道子线描技法,浓烈的色彩对比,彰显出其浓郁的民俗生命力。
而新绛的文旅融合,更是勾勒出一幅山水人文共生的诗意画卷。漫步在新绛的土地上,处处能感受到历史与自然的和谐交响。汾河湾风景区里,汾水绘就美妙的“S”形太极湾,岸边唐代古渡口遗址与生态湿地公园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春天可赏艳丽的“汾岸桃花”,秋天能观壮阔的“长河落日”。
三泉古镇的明清街巷肌理完整,九座牌坊串联起晋商票号的辉煌往昔,在那青砖灰瓦之间,打铁、酿醋等传统手艺店铺依旧敞开大门,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绛守居园池作为隋代官家园林,凭借“一池三山”的布局,开创了中国北方园林的先河,园中唐代的《绛守居园池记》碑刻,详细记载了刺史樊宗师重修时的胜景。
今日的新绛,它不仅悉心守护着千年传承的文化脉络,更在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传统产业如云雕漆器、青铜铸造等,依靠非遗技艺进行转型升级,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新彩;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
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山河形胜之地,文武辐辏之所”的独特魅力,诚邀世人与它一起领略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见证历史与现代碰撞出的绚丽火花。
峋菰兀浩州此役\"唐府兵折损七千,河东道行军总管裴寂退保虞州\",致\"并州震动,关右骚然\"。 此战不仅使唐王朝丧失河东盐铁重镇,更导致李渊被迫收缩潼关防线,史称\"武周之乱,唐室几危\"。
直至李世民率玄甲军出龙门渡,方逆转战略颓势,此乃后话,我们在后面章节中将详细讲述。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