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甄家求助(1/2)
朱玉成随甄文康踏入甄府书房,本以为能即刻知晓对方苦苦挽留的缘由。这时,一个家仆脚步匆匆地走进书房,神色恭敬,对着甄文康说道:“少爷,大少爷回来了,此刻正在前厅,吩咐请您过去呢。” 甄文康闻言,先是一怔,旋即面露欣喜之色,转头看向朱玉成,说道:“朱公子,我兄长甄定邦回来了,咱们一同前去见见他吧。” 朱玉成点了点头,心中也好奇这未曾谋面的甄定邦是何模样。
两人一同来到前厅,只见一位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的男子正站在厅中。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气质沉稳,眼神中透着睿智。甄文康赶忙上前,笑着说道:“兄长,这位便是我与你提过的朱玉成朱公子,朱公子,这便是家兄甄定邦。” 朱玉成拱手行礼,说道:“久仰甄公子大名,今日得见,幸会幸会。” 甄定邦回礼,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说道:“朱公子客气了,文康常与我说起您,今日一见,果然气宇轩昂。”
寒暄过后,众人分宾主落座。甄文康神色一正,说道:“兄长,咱们与朱公子讲讲如今的困境吧。” 甄定邦微微颔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朱公子,实不相瞒,我和文康原本都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可谁能料到,四年多前,家父在家中突然病逝。按照当朝规定,为官者遇此情形,需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后方能重返朝廷任职。”
朱玉成微微皱眉,插话道:“守孝期满,再回朝为官,倒也合乎常理。这与眼下之事,又有何关联?” 甄定邦苦笑着摇头,无奈说道:“朱公子有所不知,三年守孝期满,我们满心期待回朝复职,却被告知朝中暂无空缺。而且,原本我们兄弟二人的上司,也在两年前告老还乡,没了靠山,我们这事儿便一直悬着。”
朱玉成思索片刻,问道:“那你们为何不去走动走动,找找门路呢?” 甄文康面露苦涩,说道:“朱公子,我们怎会没试过?当时在汴京,我们四处托人、大把撒钱,可钱花了个七七八八,事情却始终毫无进展。实在没辙了,我们才回到禺都城家中,眼巴巴地等着消息,没想到这一等,就是这么久。”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余航也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几分落寞:“朱公子,我的遭遇更是不堪。我自觉文采出众,上京赴考本有望高中,可谁想,我那在朝中当官的父亲,与主考官竟是死对头。上次我就这样落榜了。据闻明年的科举还是那个主考官,唉!”
朱玉成听着他们的讲述,心中泛起一丝同情。甄文康见朱玉成神色有所动容,连忙说道:“朱公子,听闻您出身汴京城豪门朱家,在朝中定有人脉。还望您能拉我们一把,只要能帮我们谋得官职,我们兄弟二人定当涌泉相报。” 朱玉成心中犯起了难,他虽出身朱家,可如今与家族并无任何联系,对朝中之事也所知有限,实在没什么把握。但看着甄文康和余航满含期待的眼神,又不好直接拒绝,犹豫再三,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行吧,我尽力而为。”
甄文康和余航见状,大喜过望。甄文康赶忙从怀中掏出一叠银两,递到朱玉成面前,说道:“朱公子,这是一点心意,还望您笑纳。” 余航也跟着拿出一份,说道:“朱公子,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务必收下。” 朱玉成推辞一番,见两人态度坚决,只好无奈收下。他暗暗记下甄家兄弟原本的官职,想着日后到了汴京,碰碰运气,看能否帮上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