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有趣多了(2/2)
易鑫点头表示认同:“对,这确实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要在后续活动中,加强现场的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文化节结束后,易鑫和谭侨又一次组织大家进行总结。
刘大爷开心地说:“这次文化节在教育传承和宣传推广上的新尝试都非常成功,看到孩子们和家长们对四合院文化这么感兴趣,我心里特别欣慰。但我们不能骄傲,还要继续探索更多更好的方式,让四合院文化走得更远。”
易鑫说道:“刘大爷说得对。大家在这次文化节中又发现了哪些问题,或者有什么新的建议,都尽管提出来。”
一位居民说:“我觉得可以在文化节中融入一些现代科技互动游戏,比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打造四合院探秘游戏,让游客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四合院的生活,增加文化节的趣味性和科技感。”
另一位居民建议:“我们可以和一些高校的相关专业合作,开展四合院文化的研究项目,邀请高校学生参与文化节的策划和组织,为文化节注入更多年轻的活力和创新思维。”
还有居民提出:“在文化节的服务方面,我们可以培训一批专业的文化导览员,他们不仅能为游客提供详细准确的四合院文化讲解,还能解答游客关于文化节活动的各种疑问,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
易鑫和谭侨认真记录着大家的建议,他们明白,四合院文化节的发展永无止境,每一个新的建议都是推动文化节进步的动力。他们带着对四合院文化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又一次投入到对下一次文化节的精心规划中。
针对融入现代科技互动游戏的建议,易鑫和谭侨成立了科技游戏开发小组。小组由熟悉科技游戏开发的专业人员、对四合院文化有研究的学者以及游戏爱好者组成。
易鑫对小组说:“咱们要打造一个能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四合院生活的 VR 游戏。大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说说想法。”
科技游戏开发专业人员小陈首先发言:“我们可以以一个典型的四合院为蓝本,构建虚拟场景,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关卡,比如清晨在四合院的院子里练太极,傍晚和邻里在院子里聊天等。通过 VR 设备,让游客仿佛置身其中。”
一位对四合院文化有研究的学者赵教授补充道:“在游戏过程中,要融入丰富的四合院文化知识讲解。比如当游客走到四合院的正房时,系统自动弹出关于正房在四合院中的地位和功能的介绍。而且场景中的人物对话、生活细节都要符合四合院的文化背景。”
游戏爱好者小张接着说:“为了增加游戏趣味性,可以设置一些解谜任务,比如寻找四合院中的传统物件,解开与四合院历史相关的谜题等。完成任务后,游客可以获得一些四合院文化相关的虚拟奖励,像虚拟的四合院建筑模型、传统手工艺品等。”
谭侨点头表示认可:“这些想法都很棒,但要注意游戏的流畅性和稳定性,确保游客在体验过程中不会因为技术问题影响感受。而且游戏的难度要适中,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客。”
与此同时,负责与高校合作的团队也开始行动起来。他们与周边高校的建筑系、文化研究系等相关专业取得联系,商讨合作事宜。
团队成员小周对高校建筑系的系主任说:“主任您好,我们希望能和贵系合作,开展四合院文化的研究项目,同时邀请学生参与四合院文化节的策划和组织。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融入到文化节中,这对文化节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机会。”
系主任表示感兴趣:“这个合作很有意义,我们的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实践机会。但具体合作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研究项目的方向、学生参与的时间和任务安排等。”
小周回应道:“我们可以确定几个研究方向,比如四合院建筑的现代适应性改造、四合院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等。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进行研究。在文化节策划组织方面,学生们可以参与活动创意设计、场地布置等工作。我们会和学校一起制定详细的计划,确保学生们能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充分参与到合作项目中。”
在培训专业文化导览员方面,易鑫和谭侨组织了专门的培训团队,邀请四合院文化专家、旅游服务专业讲师等对报名的居民和志愿者进行培训。
培训团队负责人老吴说:“文化导览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四合院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我们的培训课程会包括四合院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等知识讲解,以及如何与游客有效沟通、处理突发问题等服务技巧培训。”
谭侨说道:“培训要注重实践操作,安排模拟讲解环节,让学员们在实际演练中提高讲解水平。而且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成为正式的文化导览员,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然而,在推进这些计划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一系列问题。科技游戏开发小组在构建 VR 游戏虚拟场景时,发现技术难度较大,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如何将丰富的文化知识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也是一个难题。
小陈苦恼地说:“构建一个真实、流畅的四合院虚拟场景比我们预想的复杂,特别是一些细节还原和交互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另外,文化知识融入游戏后,不能让游戏变得过于枯燥,这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易鑫鼓励大家说:“咱们可以再招募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帮忙,加快开发进度。对于文化知识融入的问题,多参考一些成功的文化类游戏案例,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同时,和文化专家多沟通,确保知识的准确性和趣味性。”
与高校合作的团队在确定研究项目方向和学生参与任务时,遇到了一些分歧。部分学生希望研究方向更偏向学术理论,而文化节筹备方更希望研究能直接应用到文化节的策划和组织中。
小周对学生代表说:“我们理解大家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但文化节筹备时间有限,希望研究项目能更具实用性,直接为文化节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持。比如关于四合院建筑现代适应性改造的研究,可以转化为文化节场地布置的创意;四合院文化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研究,可以为文化节活动形式的设计提供思路。”
学生代表表示理解:“我们明白文化节筹备的需求,我们可以在保证学术性的基础上,更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但希望在研究过程中,能得到文化节筹备方更多的资料和资源支持。”
培训专业文化导览员方面,培训团队发现部分学员虽然对四合院文化有热情,但在沟通表达和服务意识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针对性训练。
老吴无奈地说:“有些学员对四合院文化知识掌握得不错,但讲解时过于生硬,缺乏与游客互动的技巧。而且在服务意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要真正站在游客角度考虑问题。”
谭侨表示:“针对沟通表达问题,可以增加更多的模拟演练和反馈环节,让学员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服务意识培养方面,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旅游服务人员来分享经验,组织学员们到优秀的旅游景区参观学习,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
经过一系列努力,科技游戏开发小组招募了更多技术人员,加快了 VR 游戏的开发进度。通过参考大量文化类游戏案例,并与文化专家多次沟通,找到了将文化知识巧妙融入游戏的方法。例如,将文化知识设计成游戏角色的对话内容,或者在完成解谜任务后以小贴士的形式呈现,既不影响游戏趣味性,又能让游客学到知识。
与高校合作的团队经过多次协商,与学生们达成共识。确定了既具有学术深度又能应用于文化节的研究项目方向,同时文化节筹备方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四合院文化资料和实地调研机会,学生们积极投入到研究和文化节策划组织工作中。
培训专业文化导览员团队通过增加模拟演练、邀请优秀服务人员分享经验以及组织参观学习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学员们的沟通表达能力和服务意识。经过严格考核,一批专业的文化导览员脱颖而出,为文化节的服务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
随着文化节的日益临近,VR 游戏开发完成并进行了内部测试,效果良好。高校学生们的研究成果为文化节带来了许多新颖的创意,比如将四合院建筑元素与现代艺术装置相结合的场地布置方案,以及以社交媒体互动为核心的文化节宣传推广策略。专业文化导览员们也在文化节现场进行了实地演练,熟悉各个活动区域和讲解内容。
文化节当天,VR 游戏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游客排队体验。游客们戴上 VR 设备,仿佛穿越到四合院的生活场景中,在虚拟世界里感受四合院的文化魅力。一位游客兴奋地说:“这个 VR 游戏太好玩了,我不仅玩得开心,还学到了好多四合院文化知识,比单纯参观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