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度秋》(1/2)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免费阅读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免费阅读
快穿恶女偷心记免费阅读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免费阅读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免费阅读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免费阅读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免费阅读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免费阅读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免费阅读
太宗李世民诗之三十六
度秋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微理。
李世民《度秋》:时间、自然与治道的交响
《度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诗人借秋日物候,展现对时间流转与治国之道的深刻思考。
逐联赏析
首联: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夏律”与“秋箭”,分别借古代律管候气与日晷计时,象征夏去秋来。“留”与“移”两个动词,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更迭,更暗示了唐太宗对时代变革的敏锐洞察。这两句呼应《周易》“变通趋时”的思想,也与《帝范》中“事当急则不可缓”的执政理念相契合,体现了贞观时期革故鼎新的政治决心。
颔联: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峨嵋山的晨雾与洞庭湖的波澜,一西一东,构建起广阔的空间感,象征着新政的兴起与民生的活跃。“初出”与“渐起”不仅写出自然的动态美,更体现了君主“参赞化育”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了传统物候书写的局限。
颈联: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岩桂之白与灞菊之黄,一白一黄,象征着士人的高洁与百姓的安乐,构建出“士农并重”的理想社会图景。“幽岩”与“灞涘”,一为朝堂深处,一为京畿郊野,暗合《贞观政要》中“安人宁国,唯在君民”的治国理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