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126章 李隆基《温汤对雪》

第126章 李隆基《温汤对雪》(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免费阅读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免费阅读 快穿恶女偷心记免费阅读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免费阅读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免费阅读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免费阅读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免费阅读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免费阅读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免费阅读

颔联:雪舞风疾,鲜明对照

“白雪乍回散,同云何惨烈。”颔联进一步细腻地刻画了风雪的动态。白雪在风中轻盈地回旋、飘舞,它们像是一群灵动的精灵,试图在寒风中找寻自己的归宿,然而刚落下又被狂暴的北风无情吹散。“乍”字精准地捕捉到了白雪飘落与被吹散这一瞬间的变化,尽显雪花的柔弱与身不由己。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云何惨烈”,同云在北风的肆虐下,呈现出一种近乎狰狞的激烈状态,翻滚、涌动,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何”字饱含强烈的情感,将同云的狂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动一静、一柔一刚的对比,让风雪的画面更加立体,读者仿佛能听到北风的呼啸、感受到雪花的飘零,深切体会到冬日风雪的凛冽与无情。

颈联:温汤火井,寒暖奇境

“未见温泉冰,宁知火井灭。”诗的视角在这一联陡然一转,从漫天风雪的室外场景切换到了温泉与火井。一边是氤氲着热气的温泉,在冰天雪地的包围中,依然保持着温暖的温度,水面波光粼粼,不见丝毫结冰的迹象,宛如一方温暖的世外桃源;另一边则是本该熊熊燃烧的火井,在这极度严寒的天气里,却悄然熄灭,失去了往日的炽热。温泉的温暖与火井的熄灭,构成了一种奇妙的寒暖对照。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多变,也暗示了在极端环境下,事物的发展往往会违背常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尾联:祥瑞之盼,情韵悠长

“表瑞良在兹,庶几可怡悦。”诗人在目睹了这一场温汤对雪的奇妙景象后,心中涌起了对祥瑞的美好期许。在古代文化中,大雪常常被视为祥瑞的象征,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与安宁。唐玄宗看到白雪纷纷扬扬地覆盖大地,联想到这或许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之兆,内心不禁充满了喜悦与欣慰。“庶几可怡悦”,这句直白而真挚的表达,将诗人因祥瑞之景而产生的愉悦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使全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种对祥瑞的期盼,不仅是诗人个人的美好愿望,更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温馨而充满希望的句号。

整体赏析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堪称精妙绝伦。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风雪的动静对比、寒暖的温泉火井对比,让画面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自然的奇妙与多变。语言简洁却不失生动,寥寥数语,却将冬日风雪的壮观、自然现象的奇妙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描绘得淋漓尽致。从内容层面分析,诗歌层层递进,从风雪的宏观描绘,到风雪动态的细腻刻画,再到自然现象的奇妙对比,最后落脚于对祥瑞的感悟与喜悦,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整首诗不仅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更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祥瑞的祈愿,以小见大,在简单的温汤对雪场景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读来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免费阅读 汉吏免费阅读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免费阅读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免费阅读 山贼之谋定三国免费阅读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免费阅读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免费阅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免费阅读 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