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160章 李隆基《幸凤泉汤》

第160章 李隆基《幸凤泉汤》(1/2)

目录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免费阅读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免费阅读 快穿恶女偷心记免费阅读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免费阅读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免费阅读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免费阅读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免费阅读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免费阅读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免费阅读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四十二

幸游凤泉汤,帝韵展宏章——《幸凤泉汤》深度品鉴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幸凤泉汤》出自唐玄宗李隆基之手,这首诗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以帝王巡游凤泉汤为核心,将历史的厚重、自然的绮丽、民生的百态以及帝王的治国宏韬巧妙交织,全方位地展现出大唐盛世的恢宏气度与君主的广阔胸襟,引领读者穿越千年,领略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首联:溯源历史,巡游启思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诗的开篇,“西狩”二字掷地有声,它所描绘的并非一场简单的狩猎活动,而是帝王饱含深意的西行巡视之旅。在古代,帝王出巡意义非凡,这是他们深入民间、洞察世情、考察风俗的绝佳契机,承载着政治与文化的双重使命。“观周俗”三字,尽显李隆基对周文化的尊崇与探寻之情。周文化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其礼仪制度、道德规范、人文精神历经岁月沉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李隆基在巡游途中,细致观察周俗,试图从先人的智慧宝库中汲取精华,为大唐的长治久安寻找灵感与借鉴,这一举动彰显出他作为帝王的文化自觉与担当精神。“南山历汉宫”中,巍峨的终南山静静矗立,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沧桑,山脚下的汉代宫殿遗址,宛如一部无言的史书,承载着往昔大汉王朝的辉煌与兴衰。李隆基漫步其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展开一场深情对话,往昔的金戈铁马、盛世繁华仿若就在眼前。对汉宫的凭吊,不仅是对汉代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朝代更迭背后深层规律的深度思考,为当下的治国理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一联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索。

颔联:洞察民生,心系丰年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在漫长的巡游途中,“荐鲜知路近”描绘了这样一幅生动的场景:当地方官员进献新鲜食材时,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由此,李隆基敏锐地察觉到距离凤泉汤已然不远。这看似平常的细节,实则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不仅反映出当时巡游队伍庞大而有序的物资供给体系,更体现出地方对帝王出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从侧面暗示出诗人对地方风物的细致观察与浓厚兴趣。“省敛觉年丰”则将诗人的目光聚焦到民生之上,深刻体现出他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省敛”即视察百姓的收成,李隆基不辞辛劳,深入田间地头,亲眼目睹百姓辛勤劳作的成果,切实感受到国家的丰收盛景。在古代,百姓的富足是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这一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也透露出他对国家治理成果的欣慰与自豪之情,凸显出一位帝王心系天下、以民为本的责任感。

颈联:神谷汤泉,圣德象征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踏入阴谷,云雾缭绕,仿若人间仙境,“阴谷含神爨”一句,巧妙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那缭绕的云雾,仿佛是神灵在其中生火做饭,为凤泉汤所在之地赋予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让人不禁对这片土地心生敬畏与向往。“汤泉养圣功”中,凤泉汤的温泉潺潺流淌,水汽氤氲,不仅具有养生保健的神奇功效,更被诗人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古代,帝王被视为天子,是上天在人间的代言人,其德行关乎天下苍生的福祉。温泉滋养身体,恰似帝王的圣德润泽万民,两者相互呼应,完美地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这一思想认为,自然的恩赐与帝王的品德紧密相连,共同促成国家的繁荣昌盛,彰显出帝王肩负的神圣使命与高尚品德。

颈联:仙井醴源,福泽寓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免费阅读 汉吏免费阅读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免费阅读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免费阅读 山贼之谋定三国免费阅读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免费阅读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免费阅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免费阅读 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