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夜读全唐诗 > 第243章 徐贤妃《秋风函谷应诏》

第243章 徐贤妃《秋风函谷应诏》(2/2)

目录
好书推荐: 夜撩欢愉,诱她为己有!免费阅读 天机谱之九霄玄歌免费阅读 快穿恶女偷心记免费阅读 姐是川渝暴龙,黑粉来刚别怂免费阅读 玄幻:我靠着收集功法长生免费阅读 闺女穿越当僚机,校花逼我奉子成婚免费阅读 重生只想养仨崽,绝色世子还要生免费阅读 被儿子一家饿死后,恶婆婆重生了免费阅读 爵爷溺宠后,乖乖女她不装了!免费阅读 抖音:从会所男模到网红一哥免费阅读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诗的开篇,徐惠便以如椽大笔,绘就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秋景图。秋风,这一富有季节特色的意象,自函谷关烈烈吹起,瞬间为整首诗注入了一股肃杀之气。函谷关,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关隘,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传奇,它如同一座巍峨的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而“劲气”一词,更是将秋风的凛冽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这股劲风不仅吹过函谷关,更震动了整个河山。诗人通过“秋风”“函谷”“劲气”“河山”等一系列大气磅礴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宏大壮阔、雄浑豪迈的意境,宛如一阵狂风,瞬间将读者卷入那个充满历史沧桑与磅礴气势的场景之中,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情感基调 。

颔联:景中含情,刚柔并济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颔联继续对函谷关一带的自然景观展开描绘。千岭之上,偃松傲然挺立。偃松,其枝干伏地而生,形态各异,看似柔弱,却在恶劣的环境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们与千岭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刚劲有力的画面。而在南陵北陵之间,杂雨纷纷洒落。雨水,本是柔和的象征,在这里却与雄伟的山川、坚韧的偃松相结合,为这壮丽的山河增添了几分凄迷与神秘的色彩。这一句诗,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入微的刻画,又巧妙地将坚韧与柔和两种特质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函谷关的雄伟险峻,更暗示了诗人内心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仿佛诗人在这壮阔的山河面前,既有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又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索 。

颈联:愁云惨日,渲染悲壮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颈联笔锋一转,开始着力渲染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低垂的云层,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愁,沉沉地笼罩着广阔的低谷。“愁”字的运用,赋予了低云以人的情感,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哀伤的气息。而落日的余晖,斜斜地照在那雄伟的重关之上,却显得格外惨淡。“惨”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悲伤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一抹残阳中蕴含的无奈与悲凉。这种景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感,更暗示了诗人对征途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或许在诗人心中,此次征高丽的征途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眼前这惨淡的景象,正是她内心不安的映射 。

尾联:紫气东来,升华意境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诗的结尾,徐惠巧妙地运用了老子过关的典故。传说中,老子西出函谷关时,有紫气东来,象征着圣人的降临。在这里,诗人将唐太宗比作圣人,暗示着他的回还。这一典故的运用,不仅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而庄重的色彩,更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诗人以这种巧妙的方式,表达了对君王的赞美与歌颂,同时也蕴含着她对国家安定、君主圣明的深切期望。在雄浑的气势中,这首诗又融入了深厚的情感与寓意,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磅礴大气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国家和君王的拳拳之心 。

徐惠的《秋风函谷应诏》,是一首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的佳作。它以雄浑的笔触描绘秋景,用贴切的典故抒发情怀,在应制诗的框架内,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徐惠以女子之身,写出如此大气磅礴的诗篇,实在令人赞叹。这首诗不仅是对函谷关秋景的颂歌,更是对国家、对君王的深情期许,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透过文字,感受到那份雄浑与深沉 。

目录
新书推荐: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免费阅读 汉吏免费阅读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免费阅读 两界物价差亿倍,我氪金爆奖励免费阅读 山贼之谋定三国免费阅读 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免费阅读 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免费阅读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免费阅读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免费阅读 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